-
5、锅炉系统故障(事故)应急处理
5.1锅炉亏水
5.1.1现象
5.1.1.1零度水位计指示负值增大,汽包水位计白。
5.1.1.2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小于蒸汽流量(爆管除外)。
5.1.1.3严重亏水后,过热器温度高于正常值。
5.1.1.4干熄炉内部可燃气体成份迅速升高。
5.1.2原因
5.1.2.1自动给水及调节阀失灵。
5.1.2.2所有水位计失灵。
5.1.2.3运行人员误操作。
5.1.2.4给水泵、给水管路故障、水压下降。
5.1.2.5炉管爆破。
5.1.3处理
5.1.3.1当水位降低时,应立即校对水位计,经判断确实缺水,解列自动,手动加大给水,迅速恢复正常水位。
5.1.3.2如果水压低,立即启动备用泵。
5.1.3.3经上述处理后,水位继续下降,各水位表显示一致,确实水位-480mm以下,应立即停炉,禁止锅炉上水。
5.1.3.4恢复运行,需要上级批准。
5.2锅炉满水
5.2.1现象
5.2.1.1高水位警报响。
5.2.1.2各水位计指示超过正方向指示规定值。
5.2.1.3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增大。
5.2.1.4缺水严重时,主蒸汽温度下降,主蒸汽管发生水冲击、法兰处跑汽。
5.2.2原因
5.2.2.1给水自动调节装置失灵。
5.2.2.2水位计蒸汽流量或给水流量指示不正常。
5.2.2.3运行人员误判断造成操作失误。
5.2.2.4锅炉负荷增长太快。
5.2.2.5给水压力突然升高。
5.2.2.6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自动和手动调节整不及时或操作。
5.2.3处理
5.2.3.1当锅炉汽压及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超过正常值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5.2.3.1.1验证汽包水位计指示的正确性,必要时冲洗水位计。
5.2.3.1.2若因给水自动调节失灵而造成水位计升高时,应手动关小调节阀,减少给水。
5.2.3.1.3当调节阀不能控制水位时,应关小手动给水阀,或采用旁路手动给锅炉上水。
5.2.3.1.4若水位继续升高,应开启事故放水阀。
5.2.3.2经上述处理后,汽包水位仍继续上升,应根据情况加大放水量,汽温下降应立即开过热器及蒸汽管道各处疏水阀。
5.2.3.3如汽包水位超过可见水位时,应向相关单位发出事故讯号,并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5.2.3.3.1立即停止锅炉机组运行,停止循环风机运行。
5.2.3.3.2停止向锅炉上水。
5.2.3.3.3关闭主蒸汽遮断阀及旁路阀,开主蒸汽放散压力调节阀。
5.2.3.3.4加强锅炉放水 ,并密切注意汽包水位计上部可见水位的出现。
5.3汽水共沸
5.3.1现象
5.3.1.1汽包水位计内的水位发生急剧的波动,看不清水位。
5.3.1.2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5.3.1.3严重时蒸汽管内发生水冲击和法兰处向外冒气、溅水花。
5.3.1.4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大。
5.3.2原因
5.3.2.1炉水品质不合乎标准。
5.3.2.2未按要求进行排污。
5.3.2.3增加负荷过快。
5.3.3处理
5.3.3.1加大表面排污,严重时进行下部排污,并注意水位计水面变化。
5.3.3.2温度下降时开过热器及出水管上各泄水门。
5.3.3.3将炉内水位调整到比正常稍低一些。
5.3.3.4通知化验人员取样化验。
5.3.3.5必要时降低锅炉蒸发量。
5.3.3.6停止加药。
5.3.3.7在炉水品质改变前不准增加负荷。
5.3.3.8经以上处理后,仍不能恢复正常,作停炉处理。
5.4水位计爆裂
在锅炉开车过程及正常运行中,特别是冲洗水位计时,水位计的玻璃板(管)突然爆裂,炉水及蒸汽喷出。
5.4.1原因
5.4.1.1水位计玻璃板(管)质量不符合规定,制造质量差,有缺陷。
5.4.1.2安装不正确,受热膨胀后引起压力不均造成破裂。
5.4.1.3冲洗操作不当,没有及时对水位充分预热就猛关水位计阀门。
5.4.2处理方法
二只水位计当其中一只爆裂时,应监视另一只水位计。在防护措施得当情况下,立即关闭爆裂水位计的汽、水阀门,更换爆裂的玻璃板(管),安装好后先开少许(半扣)的汽空间阀门,使用微量蒸汽吹热玻璃板(管),再开炉水端阀门,打开放水阀,直至放水阀有汽水混合物放出,然后将放水阀关严,再将汽、水二端阀门至正常位置。如蒸汽喷射较为严重,需停炉处理。
汽包上所有水位计都同时爆裂时,应立即按紧急停炉事故处理,然后迅速更换玻璃板(管),待水位计全部修复后再使锅炉按开车程序投入运行。
5.5蒸汽管路故障
5.5.1蒸汽管路有下列几种故障:
5.5.1.1蒸汽管路爆破。
5.5.1.2管路发生水冲击和振动。
5.5.1.3螺丝断裂,法兰漏汽。
5.5.2蒸汽管路爆破的原因
5.5.2.1投入蒸汽管路,没有慎重的暖管和疏水。
5.5.2.2管路的支架安装不当。
5.5.2.3管路本身在安装上有缺陷或用错钢材。
5.5.2.4蒸汽管路的情况监视不够。
5.5.2.5焊接质量差。
5.5.2.6蒸汽管路被腐蚀。
5.5.3现象
5.5.3.1管道破裂有严重的响声。
5.5.3.2节流孔板后有破裂时,蒸汽流量大于给水流量,如节流孔板前有破裂时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
5.5.3.3蒸汽压力下降。
5.5.3.4瞬时水位升高。
5.5.4处理
5.5.4.1有轻微地漏汽而影响不大,不需紧急停炉,但应报告组长,视故障点发展情况而定。
5.5.4.2若炉管爆破时,应紧急停炉,这时应特别注意水位。
5.5.4.3管路发生水冲击时,报告组长,将所有疏水阀开启。
5.6锅炉给水管破裂故障
发生泄露点后,首先确认其管路系统,若是低压管路且为气体冷却侧,则将气体冷却器短路,除氧器给水泵给水直接进入除氧器;若是高压给水管路或是低压主给水管路,则应对干熄焦系统进行保温保压操作。
5.6.1高压给水管路或低压主给水管路故障。
5.6.1.1通知工长、车间、厂调,汇报具体泄露部位及影响(蒸汽发生量)。
5.6.1.2当泄露不严重,能够满足除氧器及锅炉正常用水时,听从领导安排,按正常的保温保压程序进行停炉操作。
5.6.1.3当泄露严重,不能够满足除氧器及锅炉正常用水时,紧急停炉,准备检修,如泄露部位在省煤器入口或省煤器出口至汽包入口,锅炉系统应立即降温降压、停炉检修。
5.7锅炉爆管事故
干熄焦锅炉气流通道是循环气体通道的一部分,锅炉炉管内走水、汽,锅炉炉管间走循环气体。当炉管破损后,漏出的水或汽随循环气体进入干熄炉内,与红焦发生水煤气反应,造成循环气体中的H2和CO含量急剧上升。如果不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发生爆炸事故,损坏设备并危及操作、检修人员的安全。
5.7.1锅炉炉管爆破的原因
5.7.1.1锅炉炉管在制造、焊接、安装或酸洗中存在缺陷,经受不住干熄焦生产的正常波动而磨损。
5.7.1.2锅炉炉管材质存在问题,或炉管局部材质存在缺陷,造成炉管内壁腐蚀后变薄而破损。
5.7.1.3锅炉供水水质不良造成炉管内壁结垢后受热超温而破损。
5.7.1.4锅炉给水溶解氧长期超标对锅炉低温区炉管产生氧腐蚀而造成炉管破损。
5.7.1.5循环气体的高温腐蚀或其中夹带焦粉对炉管磨损使其强度下降而破损。
5.7.1.6锅炉水压试验压力过高、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隐患,经过一段时间生产后破损。
5.7.1.7锅炉汽包或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过高,安全阀动作失灵时造成炉管内压力超过承受能力而破损。
5.7.1.8锅炉炉管断水或局部水循环不良造成炉管超温而破损。
5.7.1.9锅炉入口温度过高造成炉管超温而破损。
5.7.1.10锅炉出口循环气体温度长期处于低温状态,造成锅炉下部省煤器炉管因低温腐蚀而破损。
5.7.2锅炉炉管破损的判断
5.7.2.1循环气体中的H2含量突然急剧升高,靠正常的导入空气燃烧的方法难以控制循环气体中H2的浓度。
5.7.2.2锅炉蒸汽发生量含量明显下降或锅炉给水流量明显上升,而且给水流量明显大于蒸汽发生量。
5.7.2.3预存室压力调节放散管(SV917炉下放散管路)有明显的蒸汽冒出。
5.7.2.4锅炉底部、循环风机底部有明显的积水现象。
5.7.2.5二次除尘格式排灰阀处有水迹或排出湿灰。
5.7.2.6气体循环系统内阻力明显变大,系统内各点压差发生明显变化,循环风量明显降低。
5.7.2.7干熄炉预存段压力大幅度波动。
5.7.2.8锅炉外壁有表皮剥落或变色现象。
5.7.3锅炉炉管破损后应急处理
确认锅炉炉管破损后,为防止事态扩大而损坏其他设备,应当根据干熄焦系统所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迅速对干熄焦系统运行作出调整,尽量将干熄焦各系统的异常波动降到最小,然后对锅炉破损的炉管进行处理。
5.7.3.1锅炉炉管破损后,漏出的水汽随循环气体进入干熄炉,与红焦发生水煤气反应生成大量的H2和CO,造成循环气体中可燃成分特别是H2浓度急剧上升,此时应立即加大系统充氮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空气鼓入量,严格控制O2含量(务必保证在1%以下),尽量降低可燃气的含量。
5.7.3.2炉管破损后,要严格控制好预存室压力(压力异常升高时,可适当打开干熄炉顶放散阀调节)。
5.7.3.3锅炉底部积水时,应打开锅炉底部排水阀排水。
5.7.3.4锅炉炉管破损后,大量的蒸汽会被抽至环境除尘站,此时放散系统立即倒大气放散。
5.7.3.5锅炉炉管破损后会造成气体循环系统阻力变大或循环气体中H2、CO等可燃成分浓度升高,严重时可能会冲开锅炉系统防爆口,操作人员及检修人员此时尽量不要靠近防爆口区域(包括膨胀节处),以免伤人。
5.7.3.6炉管破损后应对锅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处理。先检查锅炉外部集箱,将干熄炉料位排到下限料位,慢慢地将锅炉汽包压力降低。如检查确认锅炉炉管破损部位在集箱处,而且可以在锅炉外部进行补焊。可以不将干熄炉红焦完全熄灭,只是将锅炉入口温度降到300℃以下,停止循环风机运转,锅炉泄压后炉水排空,在锅炉外部对破损的炉管进行焊补。焊补完后进行水压试验,确认完好后进行锅炉、干熄炉的升温操作,直至转入干熄焦的正常生产。
5.7.3.7如果判断炉管破损发生在锅炉内部,必须进入锅炉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则应将干熄炉的红焦完全熄灭。此时需将干熄炉预存段料位排到下下限以下。待干熄炉内红焦完全熄灭(T2温度在450℃以下),锅炉入口温度降到300℃以下后,停止循环风机运行,打开锅炉各处人孔,进行气体置换,检测确认锅炉内部CO及O2浓度合格,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进入锅炉内详细检查。
5.8锅炉各部位炉管损坏事故具体分析及处理
5.8.1CDQ锅炉省煤器管道损坏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8.1.1现象
进入锅炉的给水明显减少,水位连续下降。锅炉下部烟气出口有潮湿或有水滴出,泄露严重时排烟温度较正常工况有所下降。
5.8.1.2原因
5.8.1.2.1制造时对接接头(指弯头处)检验不严。焊接缺陷没有暴露,热态工况后,出现漏水现象(一般在开车48小时内会暴露)。
5.8.1.2.2由于给水品质未达到干熄焦锅炉给水要求,含氧量过高对省煤器管内壁造成严重腐蚀。
5.8.1.2.3给水温度偏低,造成管外壁腐蚀严重。给水压力周期变化,造成省煤器管内水冲击,对省煤器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5.8.1.3处理方法
首先必须紧急停炉。人员进入炉内,此时采取紧急放水措施并开启给水泵。迅速查出省煤器管的损坏部位。每次检查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严格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工况。若单根管泄露,可以在进口集箱及出口集箱接管处切断,并堵死上下集箱连接管,放尽该根管内部结水,与大气连通。省煤器泄露根数超过20%时,采用堵管损失受热面的办法,将影响排烟温度及给水温度,使锅炉的正常操作参数偏移,需停炉整体更换。
5.8.2蒸发区管损坏
5.8.2.1蒸发区管损坏现象
蒸发区管件发生爆管时,有沉闷振动声,进入炉内的饱和水迅速汽化上升,从而使炉内烟气压损立即直线上升。烟气含水量也成倍上升,然后压损又回落,直至正常工况左右,严重时伴随水位升降,若不迅速停车处理,操作工况降恶化。
5.8.2.2蒸发区损坏的原因
5.8.2.2.1原材质及焊接质量原因。
5.8.2.2.2给水水质未达到要求,内壁腐蚀严重。
5.8.2.3蒸发区管损坏的处理
5.8.2.3.1停炉、冷炉,人员进入炉膛。
5.8.2.3.2检查泄露及爆裂处,爆裂管子四周光滑无积灰并呈灰白色。
5.8.2.3.3处理
对翅片蒸发区而言,若破损仅有一根(一排)管或二根(二排)管,可采用省煤气堵管的办法应急处理。不同的是出口集箱在炉内作业不太方便,但要注意堵管必须准确无误。若受热面破损三排以上,需要全部或局部更换受热面。
对光管受热面而言,破损三排以下,采用进出口堵管处理,三排以上必须停炉全部更换。
5.8.3过热器的爆管
5.8.3.1过热器爆管的现象:炉膛内发出清脆的尖叫声伴随着蒸汽的喷射声。
5.8.3.2过热器爆管的原因
5.8.3.2.1事故主要发生在过热器前三排管子上,因气流中颗粒冲刷磨损加上高温材料强度下降,管道内蒸汽高速流动产生的推力,综合导致受热管某薄弱点无法承受高压蒸汽的冲击而爆管。事故一般发生在第一排开车阶段及三年以后某一操作不当之时。
5.8.3.2.2低负荷运行是导致过热器爆管的主要原因。
锅炉开停车及正常运行时负荷忽然的变化(指高温烟气量及烟气中焓植的下降),蒸发量(的降低)偏离设计值过多,人为造成“届时工况”过热器面积过大,过热蒸汽温度超出既定的设计值,管材壁温使强度值接近或超过材质屈服限,导致管爆。锅炉过热器爆管中,80%以上事故是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发生。
5.8.3.2.3蒸汽品质不好,管壁结垢严重,也会发生过热器烧坏管壁事故。
5.8.3.3过热器爆管的处理
5.8.3.3.1判断出过热器事故后,紧急停炉。
5.8.3.3.2人员进入查找漏点,事故管的周围管段面光洁无尘。爆口一般沿管长方向呈微V开口。外观上爆破点比正常管段略粗。
5.8.3.3.3干熄焦炉过热器位置处于受热面空间最上端。在过热器下也留有一定的维修空间。因此,对过热器(最易磨损处)而言,可考虑更换一段爆破处的管段(管段长度大于600mm为宜),若爆破管段处于喷涂的管段,为保护更换管段二段对接焊缝。也可在焊缝处外加一小段12CrMoV套管(长度150mm为宜),使对接焊缝在套管的中间,套管二端分别与原有受热面及更换管焊接。对接焊采用氩弧焊,焊后磨平,便于套管。
5.8.3.3.4若爆破处不宜采用更换管段法处理,可采用与蒸发区一样的堵管法处理。注意的是被堵管排应与大气相通。但在过热器采用堵管法时,只允许一排管束。若有二排管束连续爆管,应大修处理。
5.8.4水冷壁管的事故
干熄焦余热锅炉循环系统中,为自然循环部分,事故处理如下:
5.8.4.1事故现象
5.8.4.1.1外护板处有大量或间断热气流涌出。
5.8.4.1.2烟侧系统压损直线上升,汽包水位迅速下降且无法维持。
5.8.4.2事故原因
5.8.4.2.1水冷壁翅片与管焊接有缺陷,或制造及安装时严密性试验不认真,导致热态工况或一定时效后泄露。
5.8.4.2.2水冷壁管受含尘高温热烟气冲刷减薄而爆管。
5.8.4.3事故处理
5.8.4.3.1首先打开泄露烟尘处的外保护板,沿烟气直线方向向下用手触感高温点,打开此处保温,进行水冷壁翅片补焊(此时,无须人员入炉),但要注意周边焊缝的查核和补焊。补焊焊高一般不得大于4mm,防止损伤水冷壁管。
5.8.4.3.2若发现水冷壁墙与墙之间的密封扁钢焊缝泄露,其补焊长度(对称泄露点)不得小于150mm,焊缝高度6mm。
5.8.4.3.3干熄焦余热锅炉水冷壁爆管通常发生在后墙上部高温烟气对冲处。由于处于受热面上部空间,结构布置上留有很大的维修作业面,因此事故处理可采用炉内外措施共同进行排除。
5.8.4.3.4对锅炉门洞处的水冷壁管弯头对接焊缝,由于经常受到外部及人员进出的接触,多年后也可以发生泄露,一般不采用换管方法,补焊修复即可。
5.8.4.3.5紧急停炉后,进行更换爆破管的作业,更换的管子长度视能回避高温气流直接冲击为准,一般不短于1500mm。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