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唐钢中厚板1500m3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时间:2020-03-31 11:00来源:唐钢中厚板材有限公司 作者:韦世召 方 飞 刘 点击:
摘 要 唐钢中厚板1#高炉2017年11月份相应环保限产要求,停炉中修,采取空料线打水法停炉,料面降至风口区域,之后打水凉炉,未放炉缸残铁,中修更换部分上部冷却壁及耐材,炉缸只
  • 摘  要  唐钢中厚板1#高炉2017年11月份相应环保限产要求,停炉中修,采取空料线打水法停炉,料面降至风口区域,之后打水凉炉,未放炉缸残铁,中修更换部分上部冷却壁及耐材,炉缸只清理铁口至风口部分渣铁,死铁层未动,炉缸耐材未更换。2018年3月22日开炉生产,点火后快速达产,26日即恢复全风冶炼,利用系数即达到2.3t/m3•d,开创了唐钢中修不放残铁快速达产的先河,这对今后类似情况起到了可靠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炉  中修开炉  快速达产


    1  前言

    唐钢中厚板公司1#高炉炉容1500m³,于2006年开炉投产,炉缸结构采用国产碳砖—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结构,炉型采用薄壁喷涂造衬,炉缸采用光面低铬铸铁冷却壁,软熔区域5-8段冷却壁采用铸钢镶砖冷却壁,9段及以上采用球墨铸铁镶砖冷却壁。炉顶采用WZ型无料钟串罐下料、主皮带上料模式、矿槽采用自清理式棒条筛。炉前2个出铁口夹角75°,24个送风风口。水渣处理采用底滤法。烧结矿、焦碳未进行分级入炉。热风炉采用3座顶燃式热风炉,外置烧嘴。高炉煤气采用重力除尘,后续配备布袋干法除尘。喷煤型式为并罐全氮气喷吹。

    1#高炉于2013年大修,当年7月26日点火送风,2017年11月14日因限产原因,停炉中修,期间更换炉身下部、炉腰及炉腹部分损坏的冷却壁,后喷涂造衬,炉缸未放残铁,停炉后清理铁口附近区域的残渣铁,死铁层凝渣铁基本未动。2018年3月22日19:16高炉点火开炉,整体开炉达产过程比较顺利,3月25日出铁量达到3300t以上,利用系数达到2.2t/m³•d,顺利达产。本次中修开炉制定了详尽的开炉方案,各项制度选择合理,实现了安全快速达产,现将开炉过程总结如下。

    2 开炉前准备

    2.1  开炉配料

    铁口至风口区域填充枕木,枕木密排,中间堆出一堆尖。枕木以上分别为净焦、空焦、负荷料,全炉焦比3.7t/t,全炉理论碱度0.86。

    2.2  送风制度选择

    风口配置:12个Φ120*500mm,3个Φ110*500mm(4#、10#、22#原炉缸侵蚀严重方向),总面积S=0.2659m2。送风前堵17个风口,送风风口为10-16#风口(为两铁口之间的风口),送风面积S=0.0773m2,为全风面积的29.07%。

    1#高炉风口布置及送风选择如下图所示:(蓝色为送风风口)

    2.3  冷却制度选择

    软水流量约为正常流量的50%,炉底水量约为正常水量的33%。开炉时软水温度按45±1℃控制,正常后按41±1℃控制。

    高、低压工业水为正常压力、正常水量。

    3  开炉

    3.1  炉内情况

    (1)开炉点火

    3月22日19:16送风,初始料线2.17/1.97m,使用远端的3#热风炉。

    风量逐步加至880,19:18,风温显示324℃,10#-16#风口陆续点亮。

    19:20,1#场铁口喷火,19:21,2#场铁口喷火。

    20:13热风温度最高至526℃,无法再次升高,换2号热风炉送风,风温涨至617℃,风量逐步加至1000,料尺不动。

    由于压差高,料尺不动,于23:38放风坐料,23日0:24开始加风,风量稳定在850m3/min,左尺,5.31,右尺7.91m。1:35炉前1#铁口有喷渣现象,1:43炉前1#铁口堵口,1:54炉前2#铁口有喷渣现象,2:01炉前2#铁口堵口。2:41插焦一批(扇布找平料面),顶温24℃。

    23日2:30煤气成分合格,2:49煤气并网。

    23日2:49煤气并网后开始加风,顶压40kpa。热压140 kpa,压差100 kpa,顶温25℃。逐步加风至1350 m3/min,顶压55kpa,热风压力191kpa,压差118kpa。

    此后随炉况走势,逐步降焦比,捅风口加风,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2)加风过程

    开炉后炉况走势良好,逐步捅风口加风,降低焦比,提升煤比,进行上下部制度调整,控制边缘气流,保证中心气流,保证鼓风参数与装料制度的相互匹配,整体上强度比较顺利。开风口按照顺序逐步打开已送风风口相邻的风口的方式,避免烧坏风口。24日16:16,全风口、全风作业。

    (3)负荷、碱度调整情况

    开炉点火后,随冶炼进行,逐步降低焦比,提升焦炭负荷,随风量提升逐步扩大矿批。随渣铁流动性逐步好转,逐渐减少硅石、锰矿、萤石等辅料使用量,直至停用。开炉送风后,焦比800kg走23批。700kg的走10批,650kg的走了23批,600kg的走了13批。

    (4)布料制度调整

    上部料制前期以疏导两道气流为主,角度使用36°、33.5°、31°、28°、15°(中心焦),矿走2、3、3、2,焦圈走3、3、2、2、4。

    随风量的提升,边缘气流有渐开趋势,采取措施抑制边缘气流。22日55批,布料角度加至37.5°,矿圈改为3、3、3、2,焦圈改为2、2、2、2、3.8。64批布料角度加至38°,矿圈改为4、3、3、2,焦圈改为0、2、2、2、3.8。;23日NO.1ch布料角度退至36°、33.5°、31°、28°、15°(中心焦),矿走2、3、3、2,焦圈走3、3、2、2、4疏导边缘气流。46批矿走3、3、3、2,焦圈走1、2、2、2、4抑制边缘。49批矿走4、3、3、1.8,焦圈走1、2、2、2、4进一步抑制边缘。49批角度加至37.5°矿走4、3、3、1.8,焦圈走1、2、2、2、4进一步抑制边缘。65批角度加至38°矿走4、3、3、2,焦圈走0、2、2、2、3.8进一步抑制边缘。24日28批料线由1.5m改为1.3m。118批焦圈2、2、2、2、3.8。27日料线改为1.5m,矿圈走4、3、3、2,焦圈走2、2、2、2、3.8调整两道气流,以控制边缘气流为主。

    (5)喷煤富氧情况

    24日9:35开始试喷煤,2t/h左右。24日23:00煤量加至8t/h,此时焦比480kg,燃料比按540g左右控制,反应炉温Si约在0.8-1.2%之间。25日8:45开始使用富氧2000m³/h,富氧率0.9%。28日14:10富氧加至4000m³/h,富氧率1.7%。

    3.2  炉前作业及出渣出铁情况

    (1)喷吹情况

     22日19:16高炉送风后,铁口煤气导出管开始喷煤气时用煤气火将煤气导出管喷出的高炉煤气点燃,铁口开始喷吹。

    23日1:35炉前1#铁口有喷渣现象,1:43炉前1#铁口堵口,共喷吹,6小时27分钟。

    23日1:54炉前2#铁口有喷渣现象,2:01炉前2#铁口堵口,共喷吹6小时45分钟。

    (2)出渣出铁情况

    23日3:16第一次开口,使用1#场,此时已送风8小时,北场已堵口1小时零33分钟。前10次渣铁全入干渣坑,未计入铁次。前几次铁情况如下:第11次开口铁铁水入灌,渣子走水渣,正式计算铁次。第18-21次铁由于炉温高,渣铁分离差改走干渣。第29次铁投2#铁口,铁入罐,走干渣,第30次2#铁口铁入罐,走水渣,炉前正常双场作业。

    开炉后,铁口喷溅现象较为严重,1#铁口下渣时间较晚,出渣时间短,造成炉内憋压,给炉内操作带来了一定影响。车间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使用大钻头,缩短出铁间隔,开口后直接堵口重开减缓喷溅,借此缓解憋渣给炉内带来的影响,这些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3)渣铁成份

    开炉后,按铁次统计,8月6日--8月10日五天的Si具体走势见图2:

    前五天铁成分,Si>3.5的7次, Si2.5-3.5之间的7次,Si1.5-2.5之间的8次,Si1-1.5之间的6次,Si,0.5-1.0之间的25次,Si<0.5之间的6次。

    3.3  开炉主要技术指标及达产情况

    22日点火送风后,逐步加风上强度,第四天利用系数达到2.3t/m³•d。

    4  总结

    本次开炉整体较为顺利,一方面得益于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另一方面得益于开炉过程中统筹安排得当,对出现的问题做到了快速积极的应对。开炉期间炉况稳定,指标逐步优化。开炉期间重点做到了以下几点:

    (1)控制适宜加风、开风口及渣铁排放节奏,重视炉前渣铁排放工作,为加风及融化炉缸残铁创造必要的条件。开风口方式是重中之重,本次采取偏开铁口上方风口,随加风逐步开相邻风口,扩大送风区域,避免烧坏风口,延缓恢复进程。

    (2)开炉后随风量上行,合理分阶段地降焦比、提高焦炭负荷,上调碱度,下控炉温。

    (3)适时地减、停锰矿,萤石,硅石等辅料,稳定炉料结构。

    (4)及时调整布料制度,控制边缘疏导中心,保持合理煤气流分布,有利于加风。

    (5)适时喷煤,富氧,与风温水平相匹配。

    (6)原配料计算全炉Si=3.5,实际出铁,Si都偏低,应与送风后边缘气流偏开,煤气利用差,融化炉缸残铁物理热低,不利于Si的还原等有一定关系。

    (7)枕木装完后通过喷煤枪喷入少量氮气,惰化炉内气氛,能有效地防止枕木自燃。

    (8)全炉焦比3.7t/t-fe,全炉碱度0.86,渣中MgO≥10、Al2O3≤17等开炉料选择,保证了开炉时渣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充足的物理热,为本次顺利开炉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 李兆军. 柳钢4号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2014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

    [2] 马长锁. 津西公司1280高炉开炉实践.《2015年炼铁共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