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移动版

主页 > 走访炼铁 >

提升炼铁综合竞争力 打造精品炼铁

钢铁企业中,炼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70%,炼铁安全、顺稳、高效运行对公司扭亏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炼铁成本的高低,是炼铁工序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以下简称“京唐公司”)两座5500立方米特大型高炉投产以来,首钢京唐炼铁人在京唐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弘扬首钢传统,聚力铸魂,系统推进、持续攻关,成功驾驭特大型高炉。2012年以来,京唐公司铁水成本逐年降低,与宝钢的差距逐步缩小,2014年2月份,京唐公司铁水成本首次低于宝钢。今年1至8月,京唐公司生铁产量达到设计水平(完成608.86万吨);剔除原燃料降价带来的收益,与去年同期相比,铁水成本硬碰硬降低43.40元/吨(铁水成本累计完成2022.44元/吨),降成本总额2.6亿元。

image.png

一、传承传统、弘扬先进,一以贯之推进思想文化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京唐公司炼铁部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自觉传承首钢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京唐公司“三高、四个一流”的先进文化,铸就了新时期的铁魂。

一是“树八气”、“立五风”,点燃激情,凝聚力量,打胜“炼铁翻身仗”。

2011年上半年,京唐公司炼铁部(简称“京唐炼铁”)遇到了巨大困难。一高炉生产长时间处于低谷,引起社会上的质疑;炼铁职工队伍士气低落、人心涣散。面对严峻的形势和驾驭特大型高炉的神圣使命,2011年6月,炼铁部党委提出了“树八气”、“立五风”,打胜“炼铁翻身仗”的号召。“八气”的内容是:意气、豪气、志气、骨气、士气、锐气、学气、和气。“五种作风”的内容是: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真抓实干的作风,心系职工、服务职工、依靠职工的作风,敢于担当、勇于突破、民主果敢的作风,团结一心、密切协作、精准严细的作风,以厂为家、拼搏奉献、雷厉风行的作风。“树八气”、“立五风”是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等八种首钢炼铁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而打胜“炼铁翻身仗”是在驾驭5500立方米大高炉中锻造铁魂的生动实践。炼铁部各级领导带头“树八气”、“立五风”,从部领导到一线作业长,大家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全体职工积极响应,全心全意投入到打胜“炼铁翻身仗”中。在高炉主控室内,部领导、厂领导与炼铁技术人员一起日夜坚守在主控室的计算机旁,每增大一次矿批,增加一步负荷都与大家一起紧紧盯住曲线的变化,每一次炉况波动都与大家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在高炉炉台上,炉前职工顽强拼搏,30个风口仅用7小时10分钟就更换完毕,比以往的速度提高了近一倍。在烧结检修现场,烧结职工不顾高温闷热,钻进全封闭的混合机内,连续奋战48小时,人工清理粘结料80余吨,为早开机、早生产优质烧结矿创造了条件……大家在“树八气”、“立五风”中点燃激情、凝聚力量。2011年8月,高炉14个月以来首次完成生铁产量任务,炼铁人打胜了“炼铁翻身仗”。“树八气”、“立五风”奏响了京唐炼铁人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壮美乐章,是京唐炼铁的宝贵文化财富。

二是传承传统,弘扬先进,聚力铸魂,打胜“炼铁三大战役”。

建设首钢京唐钢铁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是完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两座5500立方米特大型高炉是首钢京唐公司的标志性工程。炼铁部党委以“首钢京唐炼铁为首”为旗帜,在思想文化上自觉传承首钢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京唐公司“三高、四个一流”的先进文化;在技术上开放包容、博采众长,发展首钢京唐炼铁核心技术;在发展目标上铸铁魂、炼精品、创一流。高品质思想文化定位找到了炼铁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找到了驾驭大高炉的技术路线。

炼铁部党委以目标为引领,抓好各阶段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将拼搏实现各阶段目标作为炼铁人聚力铸魂的有效载体。2011年8月份,打胜炼铁翻身仗;2011年10月打胜炼铁指标提升仗,两座高炉焦炭负荷双双达到5.0,登上了与国内外大高炉比肩的平台;2011年12月打胜炼铁领先仗,两座高炉生铁产量、焦比、煤比、燃料比等主要指标创出双炉生产以来的最好水平。

三是深入践行炼铁文化,汇聚打造精品炼铁的正能量。

三年来,炼铁部党委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践行炼铁文化,汇聚打造精品炼铁的正能量。炼铁部党委搭建思想文化宣传、交流、深入践行的平台,激励职工深入践行炼铁文化。

image.png

炼铁部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理念,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炼铁部党委为每名职工成长进步搭建舞台,为每名有事业心的职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大胆使用青年人才,给青年人才压担子,做到事业培育人,事业成就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炼铁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设备系统年轻的团队先后顺利完成了第一次更换炉顶气密箱、第一次更换布料溜槽、第一次进行TRT揭缸等大型设备的检修工作;通过攻关,掌握了DeviceNet网络故障诊断与快速处理技术,大幅减少了低压配电网络故障,为炼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高炉科研工程师郭之明撰写的《两座世界级大高炉的开炉与操作》论文,受到美国钢铁技术协会(ARST)关注,在该协会组织的年度技术大会上,郭之明用流利的英语作了精彩发言,为中国炼铁工程技术人员赢得了尊重。烧结工程师王洪江、耿丹在工作中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取得的优秀成果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评定为“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炼铁人践行“在岗一分钟、敬业60秒”的工作理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炼铁人践行“像钢丝绳一样拧成一股劲”的团队理念,凝聚力量、团结拼搏;炼铁人践行“安全、顺稳、清洁、高效”的生产理念,以钢铁般的意志、全心全意保高炉。

四是在持续闭环优化的基础上,自觉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2013年7月,炼铁部党委从思想文化建设的长远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开展炼铁企业文化“三个体系”建设,自觉、持续、科学、规范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个体系是炼铁文化的内容构建体系。2014年一季度,通过反复讨论,炼铁部党委决定将今年“精细铸精品”的工作主题上升为炼铁人的核心价值观,“以海一样的胸怀、钢铁般的意志打造精品炼铁”是“炼铁精神”,两者一脉相承,都是炼铁企业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至此,炼铁文化内容体系形成了以炼铁精神、炼铁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八气”、“立五风”和10个“炼铁理念”为支撑的企业文化内容架构。

第二个体系是炼铁文化的践行融入体系。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把企业文化内容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生产中,融入到企业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的协同发展中,融入到每名职工的内心深处,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第三个体系是炼铁文化的人文养成体系。在生产实践中,会在有意和无意间形成各种文化现象。今年,我们把在开展6S、6σ精益管理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进行总结宣传,培育精细精益文化,炼铁人文文化的底蕴会越来越丰厚。

炼铁文化“三个体系”是京唐炼铁企业文化建设的三条脉络,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它的提出和实施,解决了企业文化建设不自觉、不系统、不持续的问题,打造了开放式的企业文化发展新格局。从2013年8月开始,京唐炼铁企业文化建设正式进入“三个体系”阶段。炼铁部党委以“三个体系”为框架和路径,自觉、持续、科学、规范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坚持首钢自信,一步一个脚印,建立京唐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提升炼铁系统能力,夯实降成本的基石 

首钢炼铁人在技术追求上具有争第一、创一流的豪迈气概。面对驾驭世界级特大型高炉的历史重任,首钢京唐炼铁人自觉传承首钢炼铁的优秀基因和技术传统,努力学习大高炉操作经验,博采众家之长,持续推进大高炉冶炼技术进步,稳定大高炉生产,建立并拓展了大高炉的冶炼生态系统。

一是明确方向,锁定目标,分步实施大矿批技术攻关。

2011年下半年,面对扭转高炉生产被动局面及驾驭世界级特大型高炉的历史重任,京唐炼铁人冷静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生产形势下,把技术进步的突破口选在了大矿批冶炼上。

大矿批冶炼是炼铁技术的发展方向,能够稳定炉内煤气,是建立高炉冶炼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我们发扬京唐炼铁人敢于突破、敢于担当、敢于走新路的“三敢精神”。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把高炉装料模式由“矿焦”改为“矿矿焦”,将通常采用的一批料中一罐装矿,改为两罐装矿,其中一罐矿命名为A矿,另一罐矿命名为B矿。A矿发挥基础矿批的作用,B矿发挥对炉内煤气的微调作用。2012年4月二高炉大矿批试验的成功,有力助推了大高炉冶炼水平的提高,二高炉大矿批双装技术获得首钢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9月,炼铁部利用年修实施了一高炉炉顶料罐扩容改造。历经一年的时间,大矿批攻关取得全面成功,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屹立于渤海之滨的双子座高炉实现了大矿批冶炼,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向建立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的目标飞进。

image.png

二是全视角、多维度、多脉络持续攻关,稳定高炉生产,构建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

“十六字方针”是首钢炼铁厂广大技术人员在长期实践中对搭建高炉装料制度、调整炉内煤气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提炼,是首钢炼铁的核心技术。具体内容是:稳定边缘、打开中心、稳定中心、照顾边缘。京唐炼铁人把首钢炼铁独有的 “十六字方针”应用在大高炉冶炼实践中。通过对“十六字方针”的继承、发展及灵活运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平台漏斗式装料制度的成功搭建为建立京唐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搭建了平台。在平台漏斗式装料制度和外部各系统的有力支撑下,2012年上半年两座高炉焦比完成298公斤/吨,达到国内大高炉一流水平。

压差高限制了高炉“加风量”、“做炉温”、“加负荷”,不利于炉内煤气的稳定。2013年1月,两座大高炉采用短风口冶炼取得成功,炉内压差降低0.12㎏/cm²,高压差得到了有效控制;2013年1月28日,一高炉日产量达到了13968吨,矿批181吨,创下两座高炉全线投产以来的最高纪录。

2013年以来,随着大高炉冶炼实践的不断深入,炼铁人深深感到:越是深入探索大高炉冶炼规律,越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以系统的方法驾驭大高炉。我们系统优化匹配高炉各项因子,不断探索大高炉冶炼的靶向平衡技术。2014年1至8月,两座高炉共进行煤气调整47次,实现靶向平衡43次,靶向命中率91.49%;生铁产量完成608.86万吨,高炉利用系数2.28,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靶向平衡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靶向平衡技术是具有首钢京唐特色的炼铁核心技术,它的成熟表明京唐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基本建立。

三是系统推进,系统支撑,发挥京唐公司铁前一体化优势,扩大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的外延,提升炼铁系统能力。

京唐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需要炼铁部各系统的支撑,合理优化配置烧结、球团的生产要素,才能够实现炼铁效益最大化。为此,从2012年开始,我们注重发挥京唐公司铁前一体化的优势,优化内部生产要素的高效合理流动,逐步扩大大高炉冶炼生态系统的外延,先后开发出高镁球团矿、自然镁烧结矿和含钛球团矿,不但丰富了产品的链条,还提升了炼铁的系统能力。

这一技术的成熟运用,使镁元素在烧结矿与球团矿之间实现了合理移转,使镁元素比例在球团矿、烧结矿和高炉渣系中实现了最佳配置,京唐炼铁走在了国内各大钢厂的前列。

三、夯实基础,重点突破,闭环优化,把自觉加强管理、精细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一是实用与高效并重,优化炼铁管理体系,使公司扁平化管理体制与炼铁管理实际无缝对接。

生产技术系统树立两个理念,不断优化原燃料管理。第一个理念是大原料管理理念,由生产技术室原料组负责牵头,整合炼铁分厂原料质量专业和烧结、球团、矿选分厂相关技术力量,协调公司制造部铁前处、供应部原料场和焦化部等单位的相关专业,搭建铁前原料管理平台,完善、优化服务高炉的原料管理流程,组成无边界的铁前原料柔性管理系统。第二个理念是树立双向服务理念。铁前原料管理系统悉心服务高炉,关口前移,全时段掌握来料、配料及料场变堆信息,重点跟踪喷吹煤、焦化配煤变化,准确预测成分变化,超前向高炉发出质量波动预警信息。在做好服务高炉的同时,铁前原料管理系统依据高炉生产的特点,动态掌握高炉对原料的需求,及时向各工序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指导各单位做好原料稳定工作。

二是以创新的视角优化管理,助推炼铁工艺稳定和技术创新。

今年以来,炼铁部党委把炼铁工艺稳定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持续完善炼铁工艺稳定评价体系。生产技术室把高炉工序的8大指标分解为12个支撑性指标,烧结工序的4大指标分解为5个指标,球团工序的4个大指标分解为8个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向炼铁部各分厂、区域、班组下发了影响炼铁工艺稳定的提报表,全体职工结合岗位实际,提出了35项影响工艺稳定的问题。随后,各分厂、处室联合攻关,逐一解决。一项项影响炼铁工艺稳定的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各工序生产的稳定性,为高炉顺稳生产提供了保障。

三是强化基础,拓宽视野,精益生产,精细降成本

为了强化成本基础管理,炼铁部设立成本小组,统筹矿选、球团、烧结和炼铁分厂的降成本工作,合理优化配置成本资源,实现炼铁效益的最大化,改变了各分厂只关注自身局部利益、忽视炼铁整体效益的做法。成本组将铁水、烧结矿、球团矿、自产加工粉四种产品的成本划分为总成本、原料费和加工费三大块,然后对每一块的成本构成逐项进行分解,细化到最小的成本单元,最终形成了与生产密切相关的185项成本消耗指标数据。成本组分别在每月的上中下旬的旬初进行预测及总结分析,及时调整资源,确保完成月成本计划。今年6月份,前10天的成本预测数值比计划升高2元/吨,为了确保完成月度成本计划,成本组及时发出了成本超标预警,提出加重高炉负荷、降低焦比等措施。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6月份炼铁成本比计划降低10.66元/吨,实现了“破二见一”。成本组针对预测出现的误差,及时总结分析,铁水成本预测误差已经降低到0.3元/吨以内。在不断的摸索索中,形成了先算后干成本预测、边算边干过程控制、干完核算改进措施的成本管理机制。

在强化成本基础管理的基础上,炼铁部成本管理改变只算不管的成本管理方式,拓宽视角,掌握市场行情,密切关注铁矿石市场变化及周边港口铁矿石库存及交易量的变化,从源头开始抓好成本控制。成本组精确分析矿石资源的性价比,以“稳定质量、控制有害、降低成本”为原则,做好配矿配比调整工作。从质量、成本角度出发,根据常规元素、有害元素、烟气SO2浓度排放控制标准,做好铁前物料综合平衡分析。当矿石价格较高、普式指数超过100美金/吨时,主动出击开发性价比高的非主流矿石,如马萨杰粉、秘鲁粗粉、秘鲁原矿等资源,并提高脱硫渣铁、脱碳炉渣、湿熄焦粉等固废的使用比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配矿成本。当矿石价格较低、普式指数低于90美金/吨时,提高主流矿配比,并对烧结熔剂结构进行综合评价优化,提高料场石灰石和自产活性石灰比例,降低性价比低的外购白灰粉配比,提高烧结熔剂使用效率。今年1至8月,入炉南非块在入炉料中的性价比最高,成本组加大用量,共入炉南非块11.42万吨,降低铁水原料费791.47万元。通过优化入炉料结构,不仅降低铁水原料费9.86元/吨,而且还提高了综合入炉品位,1至8月入炉综合品位达到59.06%,同比提高0.29个百分点。 

炼铁部树立绿色可循环的发展理念,将固废资源的消化利用纳入配矿工作,既践行了绿色可循环的发展理念,又为公司每月增加效益400万元以上。成本组拓宽思路、优化方法,将固废资源与矿粉资源放在同一“篮子”内进行测算。同时,为充分消化料场湿熄焦粉库存,降低资金占用,炼铁部开展试验攻关,在高炉内喷吹湿熄焦粉取得成功。今年1至8月,累计喷吹湿熄焦粉3.57万吨,取得效益657.45万元,又一固废资源实现了循环再利用。

image.png

炼铁部注重发挥技术工作对成本管理的支撑作用,促进了工艺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成本组与相关技术专业共同开展不同矿粉高温特性研究,提高了赤铁矿比例;利用烧结杯试验开展固废综合利用研究,提高了钢渣、脱硫渣铁使用比例。配矿降成本,难免对烧结矿质量带来影响。

坚持问题导向,层层传导成本压力,营造降本增效的浓厚氛围。炼铁部党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大力宣传在增收挖潜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例、优秀做法和经验,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影响职工。青年党员王桂林,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扎根一线,勤于思考和实践,他提出的烧结混4、混8皮带改造建议,实施后,皮带使用寿命由5个月延长到10个月,年降低备件费用100万元。他提出并实施的三通分料器改造项目,每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20万元,创造效益400多万元。这两项合理化建议分别被评为京唐公司201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共获得奖励20000元。

回顾京唐炼铁走过的发展道路,我们深深感到: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要把“四个一流”的建厂目标化为建设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钢铁企业的具体实践,践行精品炼铁的价值追求;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前进中的各类问题,点滴积累发展的正能量;要通过持之以恒精细化管理,日积月累地闭环优化,持续不断地系统攻关,实现特大型高炉高水平顺稳运行,炼铁成本降低,系统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image.png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