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时间:2024-07-05 06:46来源:焦化冶金 作者:zgltw 点击: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 一、煤的形成 大约三十多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有单细胞低等植物存在了。在整个地质年代中的 某些时期内,出于地球的 气候温暖、潮湿,而且有丰富的 矿
  •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
    一、煤的形成
    大约三十多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有单细胞低等植物存在了。在整个地质年代中的 某些时期内,出于地球的 气候温暖、潮湿,而且有丰富的 矿物养料,因此植物生长得持别高大和繁茂。这些落群生长的 陆生植物,构成了成煤的 物质基础。在漫长的 地质年代里,地球的造山运动和地壳不断的 变动,使有些落群生长的 植物随着地壳下沉,后来慢慢地被水淹没,或者被山石覆盖。在多水缺氧的 情况下,堆积在水中的 植物残骸受一种“厌氧细菌”(不靠空气而靠夺取植物遗体里的 养份而生成的 微生物)的 作用,脱去不稳定的 含氧物质(一般以二氧化碳和水的 形式除去),使残留物的 氧和氢的 含量减少,碳含量相对增高。与此同时,植物残骸还受到其他生物化学作用,产生大量的 腐植酸及沥青类物质。这种既合有植物残骸未被分解的 族组成部份(如根、茎、叶、树皮等),又含有腐植酸,而且碳含量比植物残骸高、水份比较大的 物质称为泥炭。在泥炭形成的 过程中,往往出现植物生此交替和地壳不断变动的 情况。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 速度与泥炭堆积的 速度差不多,泥炭层就会不断地变厚;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 速度比泥炭堆积的 速度大,随着时间的 推移。泥炭层的 上面就会被沙土覆盖而形成顶板,顶板越厚,泥炭受压力和地热的 作用就越大。由于地热和压力的 作用,使得泥炭中大分子缩合和构化程度提高,C/H原子比增大氢和氧含量减少,泥炭就变成了褐煤。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 温度和压力的 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 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

    二、煤的分类
    1、腐植煤
    根据成煤的 原始物质条件不同,自然界的 煤可分为三大类,即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形成的 ,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用途最广;残植煤是由高等植物中稳定组份(树皮、孢子、角质、树脂)富集而形成的 ;腐泥煤是由低等植物和少量浮游生物形成的 (藻类、菌类、地衣等),分布范围小,煤层厚度不大。由于腐植煤分布范围广,且煤层厚度厚,是我国煤炭开采的 主要对象,而且在煤炭利用和化学加工方面占有主要的 位置,因此,这里主要介绍腐植煤的 相关知识!
    2、腐植煤的 分类
    腐植煤的 成煤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
    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煤的 最初形态就是泥炭,这在前面已经介绍,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后面煤的 三种形态。
    2.1褐煤
    褐煤含炭在45~70%,分低级和高级两种。低级褐煤呈现肉眼可见的 木材纤维结构,这是有植物残骸变成煤的 具体证明,其组织疏密不等,颜色灰褐。高级褐煤没有明显的 植物残骸式木质残骸的 痕迹,颜色由褐而黑。褐煤的 主要特征是水份高(25~30%),热量小,放置空气中易变成粉末,无焦粘性,不能做炼焦用煤。
    2.2烟煤
    烟煤的 颜色由暗黑而亮黑,固定碳高(82%左右),发热量大,它的 挥发份含量一般在11~45%之间,具有一定的 焦粘性,但烟煤种类较多,性质差异也较大,后面将会做详细介绍。
    无烟煤硬度较大,颜色黑亮有光泽,断口锐利,所含热量(约900~9200大卡)和碳(95%左右)很高,主要做动力燃料。
    上述煤种中烟煤最适于焦化生产炼焦,是本教材研究的 重点,有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少量的 无烟煤混配炼焦。
    3、烟煤的 分类
    按照我国目前的 分类标准,主要是以煤的 挥发份和粘结指数来划分种类。对于粘结性较强的 煤种,以挥发份和胶质层厚度、奥亚膨胀度来分类。烟煤主要分为气煤、肥煤、焦煤、瘦煤、1/3焦煤、弱粘煤等。从实际使用效果等方面来分析,上述分类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所分种类存在一些问题。国际煤炭分类有三个指标,即挥发份、粘结性(自由膨胀序数和罗加指数)、结焦性(膨胀性试验、葛金试验),所分煤种较多也比较细。
    国际标准及企业标准
    4、烟煤的 工艺性质
    烟煤的 工艺性质是指煤炭在¡ª定的 加工工艺条件下或某些转化过程中所呈现的 特性。如煤的 粘结性、结焦性、可选性、低温干馏性、反应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结渣性、灰熔点、灰粘度和煤的 发热量等。炼焦通常研究它的 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 粘结性是指烟煤在干馏时粘结其本身或加入惰性物的 能力,即粉碎后的 煤在隔绝空气下加热,有机物的 热解形成胶质体,经气液固三相互相作用,变形粒之间或变形粒子与惰性颗粒间结合的 特性能力。这种特性表征为煤加热生成胶质体中液体部分多少,流动性大小,体现粘结性的 好坏,不能生成胶质体时,则没有粘结性。
    煤的 结焦性是指煤在工业焦炉或模拟工业焦炉的 炼焦条件下结成焦炭的 能力。即具有一定粘结性的 煤,当热解到一定程度后,逐步硬化,形成半焦,继续加热从半焦到焦炭,经热分解和热缩聚,进一步析出气体,焦质逐渐致密,同时产生收缩裂纹,以上说明煤的 结焦性包括形成半焦前的 粘结性和形成半焦后的 收缩性。
    煤的 粘结性和结焦性是两个概念,它们互相联系,但又有不同粘结性好的 煤在形成焦块时,可能裂纹较多,变碎,其结焦性不一定好,但结焦性好的 煤必须有良好的 粘结性;一般情况下肥煤粘结性最好,而焦煤的 结焦性最好。
    三、煤的 元素组成
    煤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主要元素有:
    1、碳(C)是煤的 主要组成部分,以氢、氧、氮、硫构成化合物的 形态存在。
    2、氢(H)是煤的 第二重要组成,位于炭环原子网周围,煤中氢含量随变质程度的 加深而减少。
    3、氧(O)是煤中的 重要元素之一,是反映能力最强的 元素,再煤中存在的 总量和形态直接影响着煤的 性质。煤在变质过程中不断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故煤中含氧量随变质程度的 加深而迅速降低。从泥炭到无烟煤,含氧量由30~40%逐渐降到2~5%。
    4、氮(N)是构成煤有机物的 次要元素,主要由成煤植物的 蛋白质转化而来其含量通常在0.8~1.8%。
    5、硫(S)是煤中的 杂质,通常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总称全硫,煤含硫量一般在1.5%以下,但高的 也可达7~8%。
    第二章 焦炭的 基础知识
    一、焦炭的 基本概念
    1、焦炭的 定义
    焦炭是一种质地坚硬、多孔、呈银灰色,并有不同粗细裂纹的 碳质固体块状材料,其真密度约1.80~1.95,堆积密度约400~520kg/m3,由C、H、0、N、S、P等元素组成,在高炉炼铁中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的 作用。
    2.1 硫份(St,d)
    硫是生铁冶炼的 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由高炉炉料带入炉内的 硫有 11% 来自矿石,3.5% 来自石灰石,82.5% 来自焦炭,所以焦炭是炉料中硫的 主要来源。焦炭硫份的 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炉炼铁生产。当焦炭硫份大于1.6% ,硫份每增加 0.1% ,焦炭使用量增加1.8%,石灰石加入量增加 3.7%, 矿石加入量增加 0.3% 高炉产量降低 1.5~2.0%. 冶金焦的 含硫量规定不大于 1% ,大中型高炉使用的 冶金焦含2.2 磷份(P)
    焦炭中的 磷份在炼铁中大部分转入铁中,生铁含磷使其冷脆性变大,用于转炉炼钢时,因采用酸性熔渣,磷难以除掉,生铁含磷应低于0.01~0.015%,用于平炉炼钢时,因系碱性熔渣,磷可做燃料烧掉,煤炼焦时磷全部转入焦炭,若要求低磷焦炭,必须控制焦炭含磷,我厂对磷不做要求。
    2.3 灰份(Ad)
    焦炭燃烧后的 残余物为灰份,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酸性氧化物,在炼焦过程中全部转入焦炭。灰份含量增高,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为造渣所消耗的 石灰石和热量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增加。焦炭灰份增加1%,焦炭用量增加2~2.5% 因此,焦炭灰份的 降低是十分必要的 。
    2.4 挥发份(Vdaf)
    将焦炭加热到850℃以上,即从焦炭中析出挥发物,剩余部分为固定碳和灰份。根据焦炭的 挥发份含量可判断焦炭成熟度。如挥发份大于 1.9% ,则表示焦炭成熟不好,焦炭耐磨性差,使高炉透气性差,可能引起挂料,增加吹损,破坏高炉操作制度等恶果,;挥发份小于0.5~0.7%, 则表示过火,过火焦易碎,容易落入熔渣中,造成排渣困难、风口烧坏等现象,一般成熟的 冶金焦挥发份为 1% 左右。
    2.5 水份(Mt)
    焦炭在102~105℃烘箱中干燥到横重后损失量即为水份。水份波动会使焦炭计量不准,从而引起炉况波动。此外,焦炭水份提高会使 M25偏低, M10 偏高,给转鼓指标带来误差。
    3、焦炭的 物理机械性质
    3.1 筛分组成
    为使高炉透气性好,焦炭块度要求均匀。焦炉生产的 焦炭通常分为>40mm焦炭,25~40mm的 冶金焦,10~25mm的 小块焦和<10mm的 粉焦四级,全焦中冶金然产率通常为93%左右,小块焦为2~3%,粉焦为4~5%。为鉴定焦炭块度的 均匀性,可用筛孔为110×110、80×80、60×60、40×40、25×25和10×10mm的 一套筛子进行筛分试验,冶金焦块度的 均匀性可用下式表示:
    (40~80)
    K= (>80)+(25~40)
    式中(40~80)、(>80)、(25~40)为该等级焦炭占冶金焦的 重量百分比,K值越大,焦炭块度均匀性越好。高炉最适宜的 焦炭粒级,应视高炉溶剂、原料情况而定。我国过去对焦炭粒度要求为:对大型高炉( 1300~2000 立方米)焦炭粒度大于 40mm;中、小高炉焦炭粒度大于 25mm。但目前一些 钢 厂的 试验表明,焦炭粒度在 40~25mm为好。焦炭块度均匀,空隙大,阻力小,高炉炉况运行良好。
    3.2 转鼓试验
    为了试验焦炭的 抗碎性和耐磨性,通常采用转鼓试验来测定。我国目前采用的 的 转鼓由两种,一种是大转鼓(松格林转鼓),另一种是小转鼓(米库姆转鼓)。
    大转鼓立径为2m,鼓的 四周上装有直径25mm、长800mm的 钢棍,棍间被隙为25mm,装入>25mm熊炭试样410公斤,以每分钟10转速度转动15分钟。旋转过程中,因磨擦、撞击使部分焦炭磨损或破碎,<25mm的 由棍间缝隙从鼓内落出,以鼓内残留量的 公斤数表示焦炭的 抗碎指标,以鼓外<10mm的 公斤数表示耐磨损标。大高护用冶金然要求教内为320公斤左右,鼓外<10mm的 <40公斤,中小型高炉鼓内值可适当降低些。
    大转鼓试验焦炭试样用量多,有时不足以表明焦炭的 抗碎性变化,且设备庞大,故近年来不少焦化厂已采用小转鼓试验。小转鼓是直径和宽度均为1000mm的 密闭转鼓,鼓内焊接四根100×50×10mm规格的 角钢,互成90°,角钢100mm的 一侧指向圆心,鼓内无通心轴,取经圆孔筛筛分后大于25mm的 焦块50公斤,装入鼓内以每分钟25转速度转动4分钟,然后取出焦炭于孔径25mm和10mm的 圆孔筛上过筛,以>25mm和<10mm的 重量各占试样总重量的 百分数为指标。前者以M25表示抗碎指标,后者以M10表示耐磨指标,我厂使用的 就属于小转鼓。
    二、焦炭生产工艺流程: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了解,原煤经过洗选后即可以作为洗精煤炼焦,但仍需要做一定的 工艺处理,才能达到炼焦要求,通常把原料煤在炼焦前进行的 工艺处理过程称为备煤工艺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备煤作业区(原称备煤车间)来进行完成的 。原料煤主要经过配合、粉碎、调湿、除杂等一系列过程使之达到炼焦要求之后,通过皮带被输送到煤塔供炼焦作业区使用。
    达到要求的 配合煤被送到炼焦工段。炼焦工段将配合好的 煤通过摇动给料机从煤塔放出,装入推焦车装煤箱,并将煤捣固成煤饼,装入炭化室中进行炼焦。
    三、煤的 热解过程:
    配合好的 洗精煤进入焦炉,就开始了所谓的 炼焦过程。炼焦过程简单的 说:就是配合煤的 高温干馏。即把炼焦配煤在常温下装入炭化室后,煤在隔绝空气的 条件下受到来自炉墙和炉底(1000℃~1100℃ )的 热流加热。煤料即从炭化室墙到炭化室中心方向,一层一层地经过于燥、预热、分解、产生胶质体、胶质体固化、半焦收缩和半焦转变为焦炭的 过程。煤的 热解过程大体可分力以下几个阶段:
    1、干燥和预热:200℃以前是煤的 干操和预热阶段,同时析出吸附在煤上的 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2、开始分解:200~350℃煤开始分解。由于侧链的 断裂和分解,产生气体和液体,350℃前主要分解出化合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焦油蒸出量很少。
    3、生成胶质体:350~450℃时由于侧链的 断裂生成大且的 液体、高沸点焦油蒸汽和固体微粒,并形成一个多分散相的 胶体系统:即胶质体,凡是能生成胶质体的 煤都有粘结性。
    4、胶质体固化:450~550℃胶质体中的 液体进一步分解,一部分以气态析出,一部分固化并与碳原子平面网格结合在一起,生成半焦。
    5、半焦收缩:550~650℃,半焦进一步析出气体而收缩,同时产生裂纹。
    6、生成焦炭;650~950℃,半焦继续析出气体,主要是碳原子平面网格周围的 氢析出,因而半焦继续收缩,平面网格间缩合、变紧,最后生成焦炭。在此阶段析出的 焦油蒸汽与炽热的 焦炭相遇,部分进一步热分解,析出的 游离碳沉积在焦炭上,逸出的 蒸汽成分与低温状态下的 不同,这个再分解过程叫做二次热分解。
    煤的 开始分解、胶质体生成及固化温度,随煤种不同而异,一般来说,随变质程度加深,开始分解温度、胶质体固化温度变高。
    四、煤的 结焦机理
    上面对煤的 热解过程的 概述只能说明煤煤热解的 基本情况,并不反应真正的 热解状态,事实上热解过程中既存在侧链的 断裂,同时也发生还原性的 聚合、缩合作用,既存在键的 断裂、聚合等化学反应,同时也发生热解产物(固体、液体、气体)所组成的 分散体系中,不溶解颗粒的 再分散及吸附分散介质的 表面作用;既有化学键间的 作用又由于被分解出气体不易透过胶质体而产生的 压力作用等。因此热解过程是由许多同时进行的 过程所进行,热解过成的 每一阶段也并非绝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叉的 。再加上配合煤是由各种牌号的 煤按照不同的 比例组成的 ,因此加热时配合煤相互间更发生根复杂的 交叉的 物理化学作用。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 矛盾过程,我们必需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去研究煤的 结焦机理。
    下面我们从煤热解过程中,侧链的 断裂和同时发生的 聚合这一基本矛盾出发,来讨论煤结焦过程的 粘结和裂纹形成机理。
    低变质程度的 煤(长焰煤、弱粘煤、气煤)或煤中稳定组、侧链长且含氧多,热稳定性差,在较低温度下大部分胶质体被分解,半焦形成前剩下的 胶质体数量少,不能填满残留的 固体颗粒间空隙,粘结性差。 
    高变质程度的 煤(瘦煤),侧链短而少,生成的 液体量少,胶质体粘度大,不能填满残留固体颗粒间的 空隙,粘结性也差。
    中变质程度的 煤(肥煤、焦煤),侧链适当且含氧少,生成的 液体多,热稳定性好,粘度适中,有一定流动性,有一定膨胀压力,能形成均一的 胶质体,粘结性好。胶质体固化过程中,由于气体不易穿过胶质体,故在胶质体内聚集膨胀,当其压力大于胶质体的 阻力时便逸出。此时,因胶质体逐渐固化,原来聚集气体的 空间就形成了气孔,固化的 胶质体与未分解的 固体残留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孔的半焦。
    第三章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一、配煤炼焦的 定义
    所谓配煤炼焦是把几种牌号不同的 单种煤按¡ª定的 比例配合起来炼焦。采用配煤炼焦有很大意义,已被我国焦化厂普遍使用。
    二、配煤炼焦的 优点
    1、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源 。
    2、充分利用各种煤的 结焦特性取长补短,改善冶金焦炭质量。
    3、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在保证焦炭质量的 前提下,增加炼焦化学产品的 产率和炼焦煤气的 发生量。
    4、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焦化企业。
    三、配煤的 基本原则:
    1、焦炭质量达到规定指标,满足使用部门的 要求。
    2、不会产生对炉墙有危害的 膨胀压力和引起推焦困难。
    3、在满足焦炭质量的 前提下,尽量多配气煤,增加化产品产率,尽量少配优质煤,多配劣质煤。
    4、尽可能降低配煤中的 灰份和硫份。
    5、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作到运输合理,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实行区域配煤。
    6、力求达到配煤质量稳定,有利于生产和操作。
    四、配合煤的 质量要求
    配合煤指标范围根据焦指标而定,一般焦化厂主要生产二级焦炭,推算配合煤指标为:水份9~11%;灰份≤9.5%;硫份≤0.85%;挥发28~32%;G值≥68;Y值13~15。粉碎细度( 煤料被粉碎后,3mm以下粒度级的 煤的 重量占全部煤料重量的 百分数称之为配煤的 细度)在90%左右;
    不同牌号的 煤各有特点,它们在配煤中起的 作用也不相同,如果配煤方案合理,就能充分发挥各种煤的 特点,提高焦炭质量。例如:气煤的 结焦性比焦煤、肥煤差,但其膨胀压力小,收缩大,挥发份高,在单独炼焦时,因收缩大,使焦炭裂纹增多,降低焦炭块度。但在配煤中,可以起到减小膨胀压力,增加收缩使推焦顺利及增加化学产品和煤气的 作用。又如瘦煤粘结性较差,单独炼焦时焦炭的 耐磨性差,但其收缩裂纹少,在配煤中配入瘦煤,可以提高焦炭的 块度。焦煤结焦性最好,但大部分焦煤灰份硫份较高,若在配煤中配入一些低灰低硫煤,就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从上述几例中可以看出,配煤炼焦可以发挥各种煤之长处,克服各种煤之短处,从而炼出优质焦炭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各单种煤的 结焦性质。
    5.2 肥煤
    肥煤是中等变质程度的 煤,挥发份较气煤低,粘结性好,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胶质体,其热稳定性好,存留时间长,粘度不大,但结焦过程收缩度大,产生大量横裂纹。在我国配煤方案中,采用肥煤或气肥煤为基础煤来使用,主要是因为其粘结性好,可以较多配入若粘结性煤,从而炼出质量合格的 焦炭。
    5.3 焦煤
    焦煤是中等变质程度的 煤,变质程度高于肥煤,生成年代较长,单独炼焦时,可生成热稳定性较好的 胶质体,焦炭强度高、块度大,耐磨性好,最适于炼制优质焦炭。但是贮存量小、价格高,难以大量使用,在配煤中配入焦煤,主要是用于提高焦炭强度。
    5.4 瘦煤
    瘦煤变质程度较高,挥发份较低,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 胶质体量少且粘度大,收缩度小,单独炼焦时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焦炭的 熔融性差,从外观上看,有粒状物质存在,焦炭的 耐磨性较差,配煤中配入瘦煤可提高焦炭块度和结焦率。
    5.5 1/3焦煤
    1/3焦煤处于焦煤、肥煤、气煤中间地带,是一个指标变化幅度较小的 煤种。故此兼有相近煤种的 性质。其特点是挥发份较高,其粘结性和质量较好的 焦煤、气煤相当,次于肥煤。
    5.6 弱粘煤
    弱黏煤挥发份和气煤、1/3焦煤、焦煤、肥煤相近,粘结性较以上几个煤种都很低,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 胶质体质量差、易挥发,对焦炭的 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六、配煤方案的 制作
    了解的 各单种煤的 特点,就可以试着做配煤方案了。按照上面介绍的 配合煤指标,根据各单种煤的 实际指标,做加和运算就可以了。
    例如:将下列四种煤配成炼成合格的 二级焦炭
    1/3焦煤:水份12%,灰份8%,硫份0.7%,挥发份33%,G值70,Y值10
    肥煤:水份14%,灰份14%,硫份1.1%,挥发份30%,G值90,Y值25
    焦煤:水份9%,灰份10%,硫份0.9%,挥发份23%,G值75,Y值15
    瘦煤:水份10%,灰份8%,硫份0.9%,挥发份16%,G值20,Y值0
    方案制作过程:
    1、二级焦炭指标:灰份≤13.50%,硫份≤0.80%,M25≥88.0%
    2、确定配合煤的 指标范围:
    煤的结焦率一般为73~78%,设为75%,由于煤的灰份全部转入焦炭,则配合煤的灰份为
    13.5%×75%=10.12%,配合煤灰份应小于10.13%
    煤的 硫份一般60~70%转入焦炭,设为65%,则配合煤的 硫份为
    0.8%÷65×75%=0.92%,配合煤硫份应小于0.92%
    则可根据公式计算得出下表

    不同要求的 焦炭质量,各单种煤的 配入比例相差较大,就焦炭强度而言,焦煤的 配入比例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控制弱粘结性煤或非炼焦煤的 配入比例。
    为避免由于煤质波动造成焦炭指标超标,配煤方案的 灰份硫份要尽量低于理论值,如上述配合煤灰份理论计算只要小于10.13%就可以了,实际操作时要尽量配到9.8%以下,另外制作配煤方案还应注意配合煤水份的 控制,以免影响上煤及捣固操作。
    第四章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焦炭质量经常会出现种种问题,比较常见的 有如下几种:
    一、焦炭强度下降
    焦炭强度下降的 原因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配合煤的 粘结性和结焦性是否较低。可检查化验指标,如发现G值、Y值偏低,则考虑增加焦煤或肥煤的 比例。
    2、配煤比执行是否正确。可根据电脑趋势查找,如有错误立即校正。
    3、配比中的 单种煤煤质是否有变化。可查找进厂煤化验单及配煤仓化验单,对煤指标波动较大的 单种煤进行调整。
    4、焦炉炉温是否合适。更改周转时间时必定有个别炭化室焦炭过生或过火,属于正常现象,但不会有较大影响。如炉温确实偏低,则从推焦过程中是否冒烟判断,通过增加地下室煤气量使炉温恢复正常。
    5、捣固密度是否达到要求。一般来说配合煤水份超过13%,会造成捣固困难,配合煤难以成饼,这时捣固机操作会采取多下煤、少捣固的 方法,以保证煤饼能够进入炭化室,但煤饼堆密度会降低,这时要恢复焦炭强度,只能通过增加焦煤、肥煤比例来改善。
    6、焦炭是否偏碎。现场验证焦炭,一方面可能是焦炭过火造成的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配煤原因,改善方法如上所述。
    7、焦炭水份是否过大。焦炭水份过大造成焦炭表面粘焦面,可引起检测误差,转鼓M10偏高,M25偏低。
    二、焦炭偏碎、块度小
    焦炭偏碎、晾焦台上焦粉较多,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1、焦炭过火,如果绝大多数焦炭颜色灰白,即可判断为炉温问题,通过调整加热制度恢复炉温。
    2、如果焦炭颜色灰黑色,则是配煤原因。一般来说弱粘煤和1/3焦煤配入比例偏高,容易使焦炭块度变小。另外一种情况涉及到煤的 微观组分,需要岩相分析,检测起来比较繁琐,可以根据经验判断是哪个煤种使焦炭变碎,进行调整。
    三、焦炭灰份、硫份升高
    焦炭的 灰份、硫份突然升高,可参照焦炭强度下降的方法进行判断和处理。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