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双磊
(江苏中天钢铁集团第一炼铁厂)
摘 要 中天钢铁2号高炉(510M3)由于公司计划轧钢工程技改,铁水量需求减少,于2018年5月28日封炉停产。在开炉前两个月经厂部研究决定进行扒炉工作,高炉于2019年2月17日下午17:58分点火送风。从点火到全风冶炼,耗时短,炉况顺行平稳,各项指标稳步提高,有效降低了开炉成本,为高炉顺利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高炉 开炉 安全 快速达产
1 前言
江苏中天钢铁集团2号高炉有效容积510 M3,共16个风口,一个出铁场,设置1个铁口,1条固定贮铁式主沟,采用65t火车铁水包运输铁水。2017年9月19日大修后点火投产,2018年5月28日公司计划轧钢工程技改封炉停产9个月,本次停炉降料面至6米后上方封水渣近1米停炉,停炉过程安全、顺利,并第一次采用人工风口扒焦炭的方法全挖炉身至炉缸的焦炭,短短用时15天就全部完成,即减少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也为后续开炉奠定了良好的复风基础,利于高炉在较短时间内稳定炉况和各项指标参数,做到稳产高产,安全生产。高炉于2019年2月15日开始装料,17日17:58点火开炉,送风23小时风口全开,25小时开始喷煤,27小时富氧操作,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各项指标稳步提高,72小时内日产达2038t,有效降低了开炉成本,为高炉顺利投产夯实了基础。
1.1 高炉炉型
高炉炉型主要参数见表1。
1.2 开炉基本情况
2月17日15:00高炉装料完成或在装料过程中向炉内送入冷风,可以疏松料柱,改善炉料透气性,有利于高炉开炉时炉况顺行。根据第一炼铁厂部安排17:58点火送风, 18:07送风风口全亮,20:57料尺动作,开始下料。2月18日2:17开口,渣铁顺利流出,渣铁物理热充足。24小时全风操作,26小时喷煤,逐步降硅。开炉72小时内高炉利用系数达到4.2 t/m3.d,第三天燃料比降到535kg/t以下,煤比130kg/t,煤气利用率达到42.13%,实现了开炉即达产的目标。
2 开炉前准备工作
2.1 高炉本体烘炉及风口修复
烘炉前对风口中套进行灌浆,减少生产后炉内煤气外漏,将中套上灌浆孔封堵,防止生产后因中套灌浆孔罩子掉落造成大量煤气泄漏而休慢风。修复扒炉时拆下的中套下方耐材,以保证送风前期煤气不泄漏。烘炉目的是使高炉耐火材料砌体内水分缓慢蒸发,提高砌体整体强度;使整个炉体设备逐渐加热至生产状态,避免生产后因剧烈膨胀而损坏设备。本次开炉时间紧任务重,故将原定于五天的烘炉时间缩短至三天,利用六根烘炉导管加热炉缸。2月11日9:51开始烘炉,送冷风至下午13:00开始以15℃/h的升温速度升至300℃,以炉缸预装热电偶为准保温10小时,后以20℃/h升温至500℃保温,因本次烘炉主要将炉内湿气及结晶水烘干,为给后续工作争取时间,升温至500℃开始恒温34小时,截止2月14日下午13:00烘炉结束。具体烘炉曲线如图1:
2.2 高炉检漏工作
高炉通风试漏的目的是查出漏点,进行堵漏。高炉通风试漏方式为鼓风机将冷风送入冷风管道,经冷风混风阀进入热风管道,从风口送入高炉本体内。2月14日开始进行检漏,进行一次打压为90Kpa,查出漏点9处。进过打压试漏和补焊,具备了开炉送风的基本条件。
2.3 设备试运行
各系统安装完毕后,先进行单体试车,然后进行联合试车,并把每个设备的验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开炉前进行签字确认。做到分片负责、签字确认、万无一失,确保开炉期间设备正常、稳定。
2.4 炉前准备工作
炉前各设备试运转正常,提前一个星期开始将大沟高温烘烤,提前一天将铁口炉门板安装好、铁口泥套全部修垫好并烘烤干,出铁前铺好河沙,并做好出铁前准备工作;各种开炉用工器具及资材确保齐全、到位。
3 开炉配料、装料及基本制度确认
3.1 开炉料
本次开炉正常料炉料结构为烧结矿+巴林球。在正常料中配加锰矿和萤石,在空料中配加萤石和锰矿,用锰矿和萤石改善渣铁的流动性,防止开炉初期因碱度过高,渣铁流动性差影响开炉顺利进行。开炉料的理化指标:
3.2 开炉参数设定
1)全炉焦比定为2.8t/t,正常料焦比0.85t/t;
2)生铁成分:[Si]=3.0%; Mn=0.8%; [Fe]=93%; Fe的回收率99.5%;锰的回收率60%
3)入炉原料配比:80%烧结+20%球团+锰矿(配加锰矿使铁水[Mn]=0.8%),配加硅石平衡二元碱度和渣中AL2O3不大于15%,二元碱度R2=1.0;
4)炉料压缩率:正常料12%;空焦、净焦13%,料线1.8m;
5)填充方案:装料填充方式:采用底焦0.3m+木柴填充炉缸上沿下方0.53m位置;风口以上及炉腹88%填净焦;炉腹12%、炉腰、炉身1/14填空焦料;
6)焦批定为湿焦4.0吨/批,焦炭水份暂定为5%;
7)开炉木材72.99m3,压缩率15%,装料后、开炉前,低温烘烤100--200℃需要12小时,减缓不良影响;
8)炉渣镁铝比≮0.65,渣比≮420kg/t.Fe;
9)开炉料配比:烧(北区140烧结)80%+巴林球团20% 。
3.3. 装料
1) 2号高炉采用全木柴填充炉缸开炉法。2月15日9:00按计划往炉内装入底焦,焦批4吨,布料角度18°,底焦完全覆盖炉底六边形状煤气导出管。 10:00炉前工进入炉内耙平料面,开始往炉内装入木柴,共用1天时间装完,木柴装至风口中心线高度,风口区域立排一圈长1500mm、250mm*250mm的长方木,高炉中心堆起堆尖。2月15日下午开炉木柴添装完成,共装入约73m3木柴。
2)配料计算的目的,使开炉填充料具有合适的焦比和炉渣成分,既能保证开炉的热量需要,也能保证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脱硫能力,保证冶炼出合格生铁。2号高炉开炉料总焦比2.80t/t,正常料焦比850t/t,全炉渣碱度1.0。生铁成分:[Si]=2.5%; Mn=0.8%。
2月16日上午开始装料(见表3)
在装料过程中同时对上料设备进行调试,包括旋转溜槽的最小布料角度、矿石焦炭最小γ开度、γ开度与料罐下料速度的关系、矿石和焦炭的布料曲线,正常料线打到钢砖角度、槽下计量秤等,掌握了炉顶布料设备的基本特征,对装料中暴露出的问题马上处理。装料过程中各段实际位置和理论计算相差不大,装料过程比较顺利。空焦装完后理论计算料线在11.17米,实际探测是11.09米,轻料三装完后理论计算料线7.60米,实际探测料线9.07米,高炉为保证入炉料精准按轻料四填充料线,为了保证炉料在炉内分布合理,在装料的过程中根据料线深度,调整布料倾角,保证炉身矿焦径向分布相对稳定,装料制度见表5:
3.4 送风制度选择
3.4.1 风口布局
16个风口,其中11个采用∮110×360mm和5个∮105×360mm口小套,总进风面积0.1478m2,均为斜5°。送风堵6个风口(4#/5#/8#/9#/12#/13#),进风面积0.0908m2。保持铁口上方风口全开,使用加工好的轻质耐火砖均匀堵风口,两头堵泥中间堵砖,确保送风后堵泥风口不吹开,堵风口间隔至少1个全开风口,开风口时间及顺序以炉况顺行为主的原则,合理控制开风口及加风进程,送风后热风压力70Kpa时4#风口吹开。根据风量及时扩大矿批,2018年12月25日22:31历时24小时风口全开,实现了全风作业。堵风口分布示意图如图2:
3.4.2 开炉送风参数控制
点火送风风量600m3/min,风温800℃,风压80-100kpa(以风压为准)。压差控制小于80KPa。
4 开炉操作管理
4.1 点火送风及送风制度调整
2019年2月17日17:58 高炉点火送风,热风压力80kPa,风量1400 m3/min,风温800℃,18:16送风风口全部着火。19:19及19:23分别加风10 kPa ,风量加至1533 m3/min ,热风压力111 kPa ,顶压3.9 kPa ,19:30料尺动作开始下料,同时关小炉顶蒸汽。20:26顶温度升至110℃,同时炉内摄像中心出现亮点,21:06将炉顶蒸汽关死开遮断阀布袋开始做煤气成分分析, 21:13关重除放散、炉顶东放散调整炉顶压力,21:20关闭东放散炉顶温度平均达到180℃,引煤气成功。
23:23开第一炉铁口,少量渣铁。23:33由于软熔带的形成和焦炭燃烧后炉内煤气体积膨胀导致悬料,压力由110Kpa上升至133Kpa,风量萎缩至990 m3/min,高炉减风,23:55高炉放风坐料后料线6米多,热风压力稳在100 Kpa,900 m3/min,1:17热风压力逐加至120 Kpa风量980 m3/min加矿批至8.5t,焦比由原来850 kg/t.Fe降至790kg/t.Fe,2:17打开第二炉铁口,走安全沟约出渣铁15t,4:16第三炉出铁,走安全沟约出渣铁20t,渣铁物理热1418 oC,。5:45打开铁口走撇渣器残铁口,只要预热撇渣器,约出渣铁35t,物理热1457 oC,罐漫堵口渣铁未出净。5:55热风压力加至160 Kpa风量1220 m3/min,降焦比至750 kg/t.Fe,2月18日7:14开铁口过撇渣器,出铁75t,铁水物理热1480 oC,7:16开12号风口,降焦比至680 kg/t.Fe。10:03开8号风口,铁水物理热1463oC,焦比降至580 kg/t.Fe,逐加热风压力至170Kpa风量1360 m3/min。13:02开口铁水物理热1482 oC ,13:22分开13#风口,热风压力加至200 Kpa风量1540 m3/min,降焦比至530 kg/t.Fe。14:47捅开9#风口,热风压力至220Kpa风量1640 m3/min,焦比降至475 kg/t.Fe,18:30分全开5#风口,铁水物理热1543 oC,高炉全风操作,风机静叶加至65%,19:00高炉开始喷煤。本次开炉2号高炉基本实现了24小时内风口全开,30小时内喷煤操作。
下图为36小时炉况恢复参数走势图
下图为2号高炉开炉48小时风量使用及开风口进程时序图
4.2 布料控制
布料矩阵采取疏通两股气流的制度,选择合理的装料制度是开炉顺利的关键环节,也是成功开炉和顺利达产、达标的重要保证,在恢复炉况的过程中,根据煤气流分布情况调整矿石档位,使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边缘气流为辅的两股气流。选择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开炉过程中炉况稳定的关键。炉况恢复时装料制度调整见下表:
4.3 热制度调整
4.3.1 快速降硅
高炉开炉后,降低生铁硅水平是改善炉前劳动强度,保证渣铁及时出尽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高炉加风提顶压,强化冶炼的必要条件。根据设备和外围情况,有步骤上焦炭负荷。2号高炉开炉第二天炉温降至0.7,基本正常生产。
4.3.2 喷吹煤粉
早喷煤能活跃炉缸、尽快降低焦比、便于顶温控制、减少布袋和炉顶设备压力、丰富调剂手段,减少操作对风温和负荷的依赖,2号高炉送风后26小时内开始喷煤,开炉33小时后煤比达100 kg/t.Fe。下图为2号高炉开炉48小时风温使用及降焦比进程时序图:
4.4 渣铁制度调整
开炉料中适当加入锰矿能改善炉渣流动性,待炉缸加热至正常水平,应及时停锰矿等熔剂,稳定炉料结构。高炉开炉要求合理把握好出铁时间,出铁时间过早,渣铁量太少,因初期渣铁流动性差,容易造成大沟淤渣、撇渣器凝死等事故。出铁时间过晚,影响加风速度,不利于炉况快速恢复。2019年2月17日23:23开口少量渣铁,前三炉走安全沟,第四炉走撇渣器残铁口,第五炉开始过撇渣器,开炉渣铁排放情况见下表:
4.5 高炉运行参数及主要生产指标
4.5.1 高炉运行参数控制:
合理的开炉参数选择,保证铁水热量充沛,对高炉及时出净渣出铁,减少炉前劳动强度,高炉实现快速达产提供了重要保证。此次开炉铁水物理热基本在1450℃以上,充足的炉温基础,保证了渣铁流动性良好,为快速开风口,加风达产提供了热量保证。设备的保驾护航工作,在开炉期间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是开炉得以快速达产的重要措施,开炉达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多个部门和工种,加强开炉中各部门工种的协调沟通也是快速达产的必备因素。下表为2#炉开炉前期重要参数控制:
4.5.2 主要生产指标
开炉一周主要生产指标见下表:
5 结语
2号高炉圆满完成集团和分厂下达的开炉任务,实现了安全无事故开炉、快速达产、快速达标的奋斗目标。
5.1 开炉中的亮点
1)合理的开炉方案是开炉成功的主要因素。选用全木柴填充炉缸开炉法,使得炉缸加热充分,渣铁快速下渗至炉缸。
2)合理的开炉参数选择,保证铁水热量充沛,对高炉及时出净渣出铁,减少炉前劳动强度,高炉实现快速达产提供了重要保证。此次开炉铁水物理热基本在1450℃左右,充足的炉温基础,保证了渣铁流动性良好,为快速开风口,加风达产提供了热量保证。
3)2#炉本次开炉实现了24小时风口全开全风操作,30小时以内开始富氧、喷煤。
4)高炉各项参数调剂快,历时33小时煤比已经提升至100kg/t.fe,实现了48小时干焦比降至400kg/t.fe,富氧用至2500m3/h,炉温降至0.5。
5)开炉期间未有长时间高顶温操作,未使用炉顶打水设备,确保了所有布袋筒体无破损或糊死现象,为高炉顺利开炉及加风加压创造了有利条件。
6)本次开炉搞好设备的保驾护航工作,在开炉期间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未有出现因设备原因影响到炉内加风、加压现象。
7)开炉达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多个部门和工种,加强开炉中各部门工种的协调沟通也是快速达产的必备因素。
5.2 开炉中不足:
1)开炉过程中炉内焦炭受热后难行一次,初期边缘气流不足。
2)开炉前炉缸水量不足导致开炉达产后炉缸三段水温差高,被迫更改大量水管。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