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中国不锈钢冷轧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7-03 10:37来源: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 作者:邓伟健 点击:
1 前言 中国不锈钢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52年,6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跨越。其中,冷轧生产开始于1996年,发展至今,大约70%的不锈钢转化成了冷轧板带,成为市场消费
  • 1  前言

    中国不锈钢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52年,6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跨越。其中,冷轧生产开始于1996年,发展至今,大约70%的不锈钢转化成了冷轧板带,成为市场消费的主要产品形式。目前,中国不锈钢消费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正在经历由大到强的蜕变。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2  不锈钢冷轧粗放的过去。

    2.1  自主创新水平不高。

    自主创新投入长期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低,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强,尚未跨越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老模式。创新载体分散,资金、设备、人才等资源重复配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足,部分关键高端不锈钢品种还需依赖进口。

    2.2  节能环保投入较少。

    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节能环保投入历史欠账较多,有些企业还没有做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节能环保设施有待进一步升级改造。

    2.3  企业经营有待规范。

    违反环保、质量、安全、土地法规的违法违规产能仍然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低效产能和僵尸企业难以市场化退出,加剧了行业的恶性竞争。

    3  不锈钢冷轧进步的现在。

    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现在已建成全球产业链的不锈钢工业体系,提供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不锈钢材料,产品质量日趋稳定,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3.1  生产能力和表观消费的增长。

    根据协会统计预计数据,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由2010年的1347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2680万吨,年均增长16%,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不锈钢的需求。同时,国内不锈钢产量与表观消费量逐渐趋于稳健增长,预计2017年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增长10.5%左右。

    3.2  产品用途和质量的提升。

    不锈钢企业由单一的工序发展为全产业链生产,关键不锈钢品种生产取得了突破,发展出了由高镍到节镍的奥氏体不锈钢,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多合金化高强耐蚀的双相不锈钢等多种实用性不锈钢,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机械零件、汽车配件、家电零配件、厨炊餐具、医疗器械、化工容器、高铁船舶及航空等领域。

    3.3  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不锈钢冷轧品质的需求推动着工艺进步和设备革新。中国不锈钢冷轧后发优势,主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轧机方面,二十辊单轧机普遍使用;连轧机则从奥钢联在联众的森吉米尔型三机架多辊轧机,德盛的X-HIGH型四机架十八辊连轧连退机组,西马克在太钢的Z-HIGH型五机架十八辊连轧连退机组,普锐特在北海诚德的X-HIGH型五机架十八辊连轧机组,乾冶在佛山诚德新材料的S6型六机架十八辊连轧机组,都是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的表现。同时,连轧机使用的无带头轧制技术高产高效,从单轧机的10万吨/年跃升到连轧机的70万吨/年。

    冷带退火机组的设备也是突飞猛进,集脱脂、退火、酸洗、拉矫和平整于一体,发展出更优的控加热、控冷却、控酸洗技术,一贯制生产管理技术,新一代冷轧流程在企业的应用,实现了由常规的80TV生产能力到150TV生产能力的发展,也实现了工艺速度由100m/min发展到200m/min,单条机组年产能达到50万吨以上。

    3.4  环保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冷轧环保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处理和简单处理,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经过简单处理甚至不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第二阶段为达标排放,在环保政策的要求下,企业配套了环保处理设备,生产排放的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到环境中去。这样虽然减少了环境污染,但是各种资源未能循环利用。第三阶段为精细处理和深度处理初步结合,随着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酸回收、中水回用等环保新工艺成功应用,企业可实现部分资源的回收利用,但是大部分还是被排放到环境中。第四阶段为海水淡化、结晶蒸发等技术有效结合,废水实现零排放。即所有的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全部回用到生产线,最终只有少量的盐份作为化工原料被分离出来。其中,北海诚德与上海诺天联手打造的水处理和零排放系统,成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3.5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不锈钢冷轧行业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逐渐建立产品规范与制造规范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高效销产协同,实现自动化的生产组织和数据采集、精细的生产控制和物料跟踪以及有序规范的生产管理,支撑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质量、发货、财务、成本等业务运作,使企业管理更加透明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4  不锈钢冷轧智能绿色的未来。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进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随着不锈钢冷轧产能增长,品质、成本、环保自然淘汰落后,促使不锈钢向高端发展。不锈钢冷轧行业,既面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构调整和需求升级等方面的重大机遇,也面临需求下降、产能过剩及有效供给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不锈钢冷轧品种、质量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升级,为不锈钢行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4.1  以智能技术发展为方向。

    智能技术发展推进不锈钢冷轧管理和设备升级。包括1、生产工艺关键技术:智能化无人工厂,超快速冷却技术,节能高效轧制及后续处理技术。2、产品质量关键技术:全连续自动跟踪产品表面质量缺陷检测技术,全流程工艺质量数据集成和质量在线综合评价技术,产品工艺质量参数采集与存储、追溯分析技术,产品质量交互分析与异常诊断技术。3、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关键工艺装备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生产制造流程多目标实时优化在线运行技术,关键工艺装备智能故障诊断与维护大数据系统,协作制造信息集成技术。

    4.2  以绿色生产为方向。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发展重点包括能源管控中心、综合污水再生回用等,冷轧废水处理回用与“零排放”,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研发、推广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不锈钢。

    4.3  以创新和创造为方向。

    强化创新主体方向,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以破解不锈钢冷轧材料研发难题为突破点,全面引领不锈钢冷轧行业提升进步。

    4.4  以产品质量和品牌为方向。

    强化质量主体方向,以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为核心,加强质量提升管理技术应用。采用清洁不锈钢冷轧生产、精准轧制、产品质量管理一贯制等质量提升技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和装备,减少人为因素对质量控制的影响,提高不锈钢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体系。

    4.5  以发挥企业自律为方向。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理性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协商自律,避免无序低价恶性竞争。发挥不锈钢行业组织作用,着眼共同利益,维护行业间的良性公平竞争,建立产品服务标准和监督制度,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优质规范服务。

    中国不锈钢工业化生产60多年,前30年“蓄势待发”,后30年“快速飞跃”,从解放前的“手无寸铁”到今天的“不锈大国”,涌现出一批规模庞大、工艺装备先进、品种规格全面,更有从红土镍矿冶炼到冷轧全流程覆盖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而中国不锈钢冷轧产业发展20年也正是占尽后发优势,世界先进设备率均是先使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则是拿来主义,环保处理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岁月轮回钢不锈,日新月异品质优。百舸争流奋争先,产业报国凯歌奏。”中国不锈钢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的时代,接下来就是需要下大力气推动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不断提升服务型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加快步伐实现由不锈钢大国向不锈钢强国的转变。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