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连续退火酸洗线带钢纠偏系统的应用

时间:2019-07-03 10:31来源:北海诚德金属压延有限公 作者:梁伟 点击:
摘 要 介绍了带钢纠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纠偏机构的种类,同时对北海诚德金属压延有限公司1550mm热轧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的纠偏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投产后的带钢纠偏系统的使用
  • 摘  要  介绍了带钢纠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纠偏机构的种类,同时对北海诚德金属压延有限公司1550mm热轧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的纠偏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投产后的带钢纠偏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连续退火酸洗机组  电液伺服控制  纠偏装置


    1  前言

    带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其作用主要是软化带钢、消除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细化带钢晶粒、改善组织,从而提高带钢机械性能。连续退火酸洗机组都是长达几百米以上的连续生产机组。机组上的机械设备和工艺设备多达几十台,为带钢传动、转向或支撑用的辊子达几百根。由于机组长、辊系多、速度高,带钢的跑偏是不可避免的。带钢跑偏不仅会造成带钢缺陷、降低成材率,而且还会影响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的稳定运行,严重时甚至出现断带和损害机组设备的现象。带钢纠偏是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减少带钢跑偏的有效办法就是在机组的适当位置增设带钢纠偏系统。

    2  带钢跑偏的原因

    带钢在运送辊子上行走,只要带钢和辊子表面有接触,并在一定的摩擦阻力界限之内,那么在带钢上的各点,就会和辊子的中心线成直角行走,带钢的张力是平均分布的。即当带钢靠上辊子时,带钢就会垂直于辊子的中心线行走。如果运送辊子之间是相互平行,带钢与辊子之间接触在摩擦阻力界限之内,带钢平直,断面厚薄均匀,则作用在带钢上的张力分布均匀,这样,带钢在辊子上行走就不会“跑偏”,只能保持在运行的轨道中心,无侧向位移。

    但由于以下几点原因,实际上在带钢运送中还是会发生“跑偏”。

    (1)带钢断面不均匀的影响。如果带钢断面不均匀,带钢两边厚薄不一,带钢本身就成了镰刀弯形状,而带有镰刀弯的带钢上的各点,也趋向于与辊子中心线成直角,引起了跑偏。这种镰刀弯形状带钢在平行运送辊子上引起的带钢的跑偏,其跑偏量与镰刀弯的程度,带钢张力的大小和两个运送辊子之间的间距大小有关。

    (2)辊子几何形状的影响。辊予在加工中有可能里锥形,或者圆柱形辊,在长期运行中由于单边磨损大,而呈锥形。由于锥形辊子使带钢张力分布不均匀,使带钢总是向辊子粗的一端跑偏。锥度小,带钢张力分布不均匀程度小;锥度大,带钢张力分布不均匀度大,带钢边缘跑偏越大。所以锥度的大小影响了跑偏的速度。

    (3)运送辊子轴向不平行的影响。如果带钢在两个互不平行的运送辊上运行,但带钢总是有要与辊子成直角趋势,就产生了跑偏。

    (4)辊面质量的影响。传送带材的辊予表面的质量也影响带材的跑偏,辊子表面的粗糙程度不一,带有螺纹形的橡胶辊,或者镀层的辊子,都同样会使带钢边缘跑偏。

    (5)两端压力不均的橡胶夹送辊。如果带钢在两根互相受压不均的橡胶辊之间夹送时,则会产生于锥形辊子上相似的效应,带钢倾向于向压力较小、夹送辊开口大的一端偏移。

    (6)来料钢卷的影响。来料钢卷边缘参差不齐,或成塔形,都对带钢运行是一扰动,使带钢边缘跑偏。

    (7)带钢张力波动的影响。带钢张力波动,特别是由于带钢张力系统没有调整好,引起带钢张力的强烈波动,也造成带钢在行走中的跑偏。

    (8)带钢运送中的气流和液流的影响。运行中的带钢受侧向气流或液流的影响,同样会发生跑偏。

    (9)塔式或卧式活套中的运动辊导向精度的影响。各种活套中,运动辊的导向精度也直接影响着带钢的跑偏。如卧式活套中,活套小车运动轨道的误差,钢轨的松动,活套支承门架的安装误差,传送和换向辊的磨损等,都要造成带钢的跑偏。

    可见,带钢边缘跑偏的影响因素众多,跑偏是不可避免的。带钢边缘跑偏不仅使带卷边缘无法卷齐,而且会使带钢边缘碰撞、折边,拉坏设备并造成严重的断带停产事故。

    3  纠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根据纠偏位置的不同,带钢纠偏系统有对中纠偏系统(简称CPC Center Position Control)和对边纠偏系统(简称EPC Edge Position Control)两种类型,其作用是连续保持带钢中心或边部位置基本不变。CPC/EPC纠偏系统由检测系统、电控处理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纠偏执行机构 4个部分组成,是一个机电液一体化全自动控制系统,也是一个连续的闭环调节控制系统。目前连续退火酸洗机组上的CPC/EPC纠偏系统主要有EMG、FIFE和NRECO等国际品牌产品。对中纠偏一般在带钢两侧设置检测传感器;对边纠偏主要用于卷取机处与带钢边沿平齐,并在带钢一侧设置检测传感器。两种纠偏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下面以带钢对中纠偏控制系统为例来论述其工作原理。带钢对中纠偏控制系统的组成。

    位置检测传感器连续检测带钢两侧的位置,一旦出现异常变化,电动控制系统就会发出控制信号,使伺服阀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流动方向,液压油到达伺服液压缸后,推动辊架座和纠偏辊做相应转动,这时辊子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使带钢反向移动,带钢回到预定的中心位置上,因此可实现带钢自动对中纠偏。目前,带钢检测传感器有电感式、电容式和光电式三种类型,其中电感式传感器由于受周围环境影响小、测量精度高且维护量少,因而被广泛使用。

    4  带钢纠偏系统的种类

    带钢纠偏系统执行机构的运动方式有移动式和摆动式2种。根据在连续退火酸洗机组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带钢纠偏系统可分为开卷机对中纠偏、机组入口段和出口段对中纠偏、卷取机对边纠偏 3种类型。其中,开卷机和卷取机纠偏为移动式纠偏,机组入口段、出口段和退火炉内纠偏为摆动式纠偏。

    4.1  开卷机对中纠偏

    在开卷机上设置对中纠偏是为了使带钢能准确进入机组中心线位置,通常在距开卷机芯轴约 4.5m处安装位置检测传感器(电感式)。工作时,开卷机的移动卷筒带动带钢平移,开卷机的减速机底座可以沿芯轴轴向移动。当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带钢偏离了机组中心线时,液压伺服系统驱动底座偏移,从而将带钢纠正到机组中心线位置。

    4.2  卷取机对边纠偏

    卷取机纠偏是通过移动卷筒来带动带钢平移,通常在距卷取机芯轴约4.5m处安装位置传感器(光电式),卷取机减速机底座可以沿芯轴轴向移动。当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带钢位置发 生偏离时,液压伺服系统驱动底座偏移,从而可以保证带钢在卷取时边缘整齐。

    4.3  机组入口段和出口段的对中纠偏

    机组入口段和出口段的对中 纠偏机构多为单辊摆动式纠偏装置,其结构示意。

    摆动框架的下面安装有4个车轮,可以在固定框架的4个滑道上滚动,液压缸尾部与固定框架相连接,头部与摆动框架相连接。液压缸动作时,摆动框架绕固定铰轴摆动,使摆动框架及纠偏辊摆动,纠偏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带钢反向偏移,从而实现带钢纠偏。

    辊式纠偏机构可以分为P型纠偏(比例效应辊);I型纠偏(积分效应辊);P-I型纠偏(比例积分效应辊)和三辊纠偏4种形式。

    4.3.1  比例效应辊

    可以是由一根辊子或一组辊子组成,辊子装在旋转机架上,并绕下面固定框架上的旋转点转动。同时,入带和出带平面垂直于机架的旋转平面,带钢以 180°的角度包缠于这一个或一对控制辊。机架的旋转点既在入带平面内,又在旋转平面内,且整套设备与带钢中心线对称。当机架绕旋转点旋转时,本身不能纠正入带的偏差,但可以将带钢的出带部分作横向移动,使带钢回到预定的中心位置上来。

    ±C =U e •sinβ 

    式中  C———纠偏调整量,mm;

    U e ———入带和出带平面的距离,mm;

    β———纠偏角,度。

    比例效应辊的纠偏特征:入带和出带与转动平面成90°,带钢运行时的纠偏量与纠偏机架的调节距离成比例。对于这种设计,纠偏过程中带钢边部的应力较低,要求的入带和出带距离小。入带或出带的最小自由长度约为最大带钢宽度的两倍,最大旋转角度为6°。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L entry ———入带自由长度,mm;

    L exit ———出带自由长度,mm;

    E———带钢弹性模量,MPa;

    W ———带钢宽度,mm;

    β———纠偏角度,度 ;

    H———带钢厚度,mm;

    T———带钢张力,N。

    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必须根据跑偏量、带钢参数、张力参数、设备空间布置等确定最大纠偏角度、入带自由长度、出带自由长度以及进出带之间的距离,从而对生产线上跑偏问题提供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

    对于比例效应辊,当接到控制信号后,执行机构推动机架侧向调整位移量,带钢随即产生一定纠偏量。因此,其动态性能好,没有迟滞时间。

    4.3.2  积分效应辊

    辊子轴线在入带平面上绕固定枢轴旋转。当带钢出现偏差时,积分效应辊会自行转动一定角度,入带平面与辊子的辊轴形成了一定的夹角。从而通过辊子旋转所产生的“绕卷效应 ”,使带钢与辊子的接触面以螺旋线轨迹运行,最终使带钢回到中心线上。

    纠偏动作执行后,辊子旋转一定角度,即产生纠偏角α。带钢开始以一定速度横向偏移。带钢偏移的速度,即纠偏速度,就像跑偏速度,是带钢运行速度和入带角度的函数。纠偏速度公式:

    V α = v k •V c •tanα 

    式中  V α ———带钢横向纠偏速度,mm / s;

    v k ———纠偏速度系数,其大小与辊子表面状态、带钢与辊子包角等有关,理想状况下可取 1. 0;

    V c ———带钢运行速度,mm / s;

    α———纠偏角度,度。

    带钢的横向偏移过程可用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由此,可推导出积分纠偏调整过程的计算公式 :

    式中  C———纠偏调整量,mm;

    L ———入带自由长度,mm;

    t———积分调整时间,s;其它参数同式  。

    由积分调整公式可绘制积分效应特性曲线,如图5。实际工程设计中,可将积分调整公式简化。

    ±C =L •K•sinα 

    式中  K———积分纠偏系数,经验数值为 0. 65;

    L ———入带自由长度,mm;

    α—纠偏角度,度。

    积分效应辊的纠偏特征:通过积分效应对辊前运行的带钢进行反馈调整,最后达到对辊后的出带纠正到对中位置。

    因此,这种方法仅可以用在具有较长自由进带长度的下游位置。一般来讲,自由进带长度要大于最大带钢宽度的 10~15倍;对于180°的绕卷,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自由出带长度。

    积分纠偏的缺陷是:带钢跑偏后,纠偏辊旋转一定角度,带钢自行调整至对应位置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纠偏动作启动时,不能立即在测量点监测到带钢位置的变化。为了防止辊子摆动过度引起的系统振荡,必须配有位置反馈信号,以在纠偏系统里建立闭环控制。所以,积分纠偏系统动态性能差。故在带速100m/min以下,以及镰刀弯较小时,可以适用这一系统。

    4.3.3  比例积分效应辊

    对于P2I(Proportional 2 Integral)效应辊,从原理上讲是前述两种纠偏辊的综合。在执行机构的驱动调节下,既有比例调节作用(P效应),又有积分调节作用(I效应),综合调整的结果为P2I效应。比例动作部分可直接对带钢纠正,而积分动作通过“绕卷效应”对入带产生的反馈调整作用可纠正较大的带钢跑偏。

    4.3.3.1  连杆式PI型纠偏辊

    采用连杆式纠偏辊,可以实现机架绕辊子前面的旋转中心做任何幅度的摆动,如图6。在一定带钢速度和旋转角度内,带钢的比例纠偏速度大于积分纠偏速度。

    ±C = R •sinα +L •K•sinα (6)

    式中  C———纠偏调整量,mm;

    R ———比例纠偏半径,mm;

    L ———入带自由长度,mm;

    K———积分纠偏系数,取 0. 65;

    α———纠偏角,度。

    4.3.3.2  前移积分辊转轴实现的PI型纠偏辊

    前移积分辊的转轴,可以产生比例纠偏效应,形成了带有比例纠偏的改良型积分纠偏辊。在修正的条件下,带钢的比例纠偏效应与转轴在机架前的远近没有关系。辊子相对与带钢流动方向垂直的运动也相应地移动着带钢,但是如果单纯地横向移动转向辊,带钢会回到它最初的位置。因此,这种纠偏中的比例纠偏部分的大小仅和辊子半径与旋转角度有关,积分纠偏部分的纠正量与 I型纠偏很类似。

    式中  D ———辊子直径,mm;

    K———纠偏系数,取0.65;

    L ———自由入带长度,mm;

    α———纠偏角度,度。

    4.3.3.3  倾斜比例辊实现的PI型纠偏辊

    通过倾斜比例辊,可以在纠偏机架旋转时使带钢在辊子上形成积分角,从而产生“绕卷效应”,即产生积分纠偏。在一个稳定条件下,比例辊的比例纠偏部分和“绕卷效应”产生的积分纠偏部分可以叠加,形成一种新的纠偏形式,如图8。一定条件下,比例辊可倾斜 5°至 20°的角度,这里计为倾斜角γ。当机架绕转轴旋转一定纠偏角度α时,带钢在辊子附近形成的积分角为α。

    积分角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时,自由带钢长度最大可用到最大带钢宽度的10~15倍。

    ±C =U e •sinβ+L •K•sinα

    式中  U e ———入带和出带平面的距离,mm;

    β———纠偏角,度 ;

    L ———入带自由长度,mm;

    K———纠偏系数,取 0. 65;

    α———积分角,度 ;

    γ———机架倾斜角,度。

    积分纠偏部分对入带在很长区域内有较强的反馈调整效应。带钢进行 180°绕卷,它要求有很长的入带和出带。但是,它可以提供很大的带钢位置纠偏。因此,这种设计特别适合于活套中自由出入带长、跑偏量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活套中静止的转向辊。

    5  带钢纠偏系统在连续退火酸洗机组上的应用

    北海诚德金属压延有限公司1550mm热轧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的纠偏系统使用了德国EMG的产品。为确保带钢运行位置始终在机组中心线上,在开卷机、入口活套、退火炉出口、出口活套、卷取机等处分别安装有纠偏控制系统,整条机组上共设置了12套纠偏控制系统,其位置布置如图9所示。

    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生产的带钢厚度为2~12mm,宽度为600~1550mm。机组长度为480-585m,带钢在机组内的总长可超过1500m,在退火炉工艺段的最高速度为50m/min。目前,各厂家的带钢产品厚度越来越薄、机组速度越来越高,因而对带钢的跑偏控制也就越来越重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适当数量的纠偏装置,是实现机组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在活套和退火炉中,带钢容易跑偏,这些地方是需 要纠偏的重点位置。

    在入口活套设置了1套纠偏装置,在入口活套出口设置了1套纠偏装置,在出口活套设置了1套纠偏装置,这3套纠偏机构为I型纠偏,3、4、7、8、9项所用纠偏机构为PI型纠偏。为了保证开卷和卷取时不跑偏,分别在开卷机和卷取机处设置有2套对中纠偏装置(CPC1、CPC2)和1套对边纠偏装置(EPC)。

    6  结语

    热轧带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的跑偏现象在行业内非常普遍,引起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在机组的设计选型过程中,应充分比较各类纠偏装置的不同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选型。在机组的生产运行中,要实现最佳的纠偏效果,除了要在机组的适当位置设置纠偏系统、根据现场空间和带钢运行方向合理选用纠偏机构的类型之外,还要充分考虑纠偏辊的辊面粗糙度、带钢张力和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科学地操作、维护和检修纠偏设备,才能确保机组长期稳定运行。

    7  参考文献

    [1]习中革,王永亮. 立式还原退火炉炉内对中纠偏系统[ J ]. 轧钢 ,2005;

    [2]陈勇,李天石. 带材的纠偏控制 [ J ]. 机床与液压 ,2003;

    [3]刘宁,章一樊,鲁祖凤等. CPC在冷轧带钢连续生产线上的应用 [ J ]. 安徽冶金 ,2006 ;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