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红钢3#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时间:2018-09-21 08:00来源: 作者:唐德元|王洁|普松 点击:
  •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红钢3#高炉检修期间对炉型修复、开炉前的生产准备、料面实测、开炉方案的确定以及开炉生产实践等。通过科学精心的开炉准备,合理的制定开炉方案和开炉过程中及时调节各项操作制度,实现了炉缸木柴填充开炉快速达产达效,大大降低了开炉燃料消耗。

    关键词  高炉  技改  开炉  快速达产

    1 概况

    红钢3#高炉有效容积1350m3,于2008年7月9日建成投产,引进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装配。高炉采用了串罐式无料钟炉顶、薄壁炉衬结构、板壁结合的冷却设备(铜冷却板+铜冷却壁+铸铁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卡卢金高效热风炉、图拉法渣处理系统、煤气干式布袋除尘系统等。高炉共有2个铁口、22个风口。自开炉以来,通过不断优化操作参数,探索合理的操作制度,保持了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指标。但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冶炼,炉腹位置铜冷却板与铜冷却壁结合部温度偏高,砖衬破损严重,被迫炉外喷淋冷却。后因原燃料难保,经股份公司研究决定,2017年1月16日对3#高炉降料面停炉检修。检修期间对炉型进行修复,对炉腹、炉缸风口上半部砖衬破损严重的位置进行整体支模浇注造衬,炉腹、炉身组织半干法喷涂造衬, 2017年4月6日开炉送风。通过开炉前精心准备,不断优化开炉方案,本次开炉创造了仅用80小时即全风口作业、90小时即喷煤的历史记录,实现了安全快速达产的预期目标。

    2炉型修复

    合理的炉型,特别是操作炉型是高炉顺行和强化冶炼的基础条件,高炉停产后清理冷却板和板壁结合部的渣皮后发现,炉缸风口上半部组合砖、铜冷却板砖衬、铜冷却板与铜冷却壁结合部位耐材全部脱落,铜冷却板处砖衬破损严重。

    决定对炉缸风口上半部、铜冷却板、铜冷却壁、铜冷却板和铜冷却壁结合部位进行重新修复。于3月份对该区域进行整体支模浇注,整个过程消耗浇注料120多吨,有效修复高炉炉型,消除检修前炉腹区域炉壳温度高的安全隐患,对保证开炉操作炉型及后续强化冶炼起到重要作用。为施工预期效果,施工完成后检查验收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目的。

    表1  造衬料理化性能指标技术要求

    Al2O3

    ≥80%

    SiC

    ≥5%

    体积密度110℃

    ≥2.6g/cm3

    Fe2O3

    ≤ 1.5%

    110℃*24h耐压

    ≥25MP

    110℃*24h抗折

    ≥4MP

    1500℃*3h耐压

    ≥80MP

    1500℃*3h抗折

    ≥12MP

    线变化率1400℃*3h

    ±0.5%

    耐火度℃

    1790

     

    3 开炉备料

    3.1料面实测

    为了更好测定装料设备的性能,4月3日-5日利用装开炉料,对装料参数进行实际测量工作。

    装料过程中发现,焦炭、矿石在料流调节阀全开时仍有料落下,由此判断料流曲线公式计算的焦炭及矿石料流阀开度均偏小,无法按照设定布完料。对此,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原有的料流曲线公式进行校正,焦炭增加料流调节阀开度3°,矿石增加料流调节阀开度3.2°,输入上料程序中进行自动计算开度。在后续装料过程中进行验证,校验后的装料过程均能按设定圈数下完料,完全满足布料要求。料流开度的校正,确保了开炉后布料的精准。

    3.2备料

    此次开炉采用木柴填充法(木柴装到风口下沿位置)。由于红钢全线停产,无自产烧结矿,为此开炉过程中全部原燃料均外部采购,原燃料质量和数量满足高炉装料和开炉初期要求,见表2。烧结矿在装料前16小时入槽,块矿、焦炭在装料前72小时入槽。

    表2    3#高炉开炉物料需求及进厂时间要求

    矿种

    外购烧结矿

    本部球

    南非粉

    南非块

    83

    喷吹煤

    焦末

    贵沙原矿

    备料量(万吨)

    0.3

    1

    2

    1

    1

    0.3

    0.7


    时间节点

    开炉前

    6

    开炉前

    6

    开炉前

    15

    开炉前

    6

    开炉前

    6

    开炉前

    6

    开炉前


    后续进厂量(万吨/天)

    0.15

    0.1

    /

    0.1

    0.17

    0.025

    /

    满足10万吨/月

    开炉期总量(万吨)

    0.75

    3

    2

    2

    6

    1

    0.7

    满足10万吨/月

    备注

    一旦红钢生产烧结矿,能满足需求,即停采购烧结矿。

    /

    /

    /

    全干熄焦开炉,开炉前1万吨全部为天能干熄焦;天能干熄焦总量>3万吨。

    灰份<12%,灰份波动<2%;其中,川瘦煤≥40%

    /

    /

    3.3开炉料成分

    正常料采用外购烧结矿、球团矿和南非块,配加部分白云石,开炉料成分见表3

    表3、开炉用原料化学成分

    项 目    

    TFe (%)

    FeO (%)

    CaO (%)  

    SiO2 (%)

    MgO (%)

    (%)

    R2 

    (倍)

    MnO (%)

    TiO2 (%)

    外购烧结矿

    50.17

    9.52

    14.31

    7.05

    2.03

    0.046

    2.03



    南非块矿

    63.86


    0.25

    5.29


    0.015


    0.08


    本部球团矿

    57.87

    0.96

    1.43

    6.80

    0.57

    0.025



    0.95

     

    3.4开炉配料计算

    3.4.1高炉开炉工艺控制参数

    表4    高炉开炉工艺控制参数

    项目

       单位

    总焦比

    t/t

    正常料焦比

    Kg/t

    焦批

    t/

    矿批

    t/

    炉料结构(%)

    〔Si〕

    %

    R2

    烧结矿

    本部球

    南非块

    参数

    3.07

    900

    8.35

    16

    60

    15

    25

    3.5

    0.95

    备注:炉料压缩率13%,烧结矿碱度为2.0倍,焦炭为天能干熄焦。

    3.4.2物料平衡

    表5      开炉料物料平衡(t)

    焦炭

    烧结矿

    南非块矿

    本部球团

    白云石

    铁量

    668

    220.8

    92

    55.2

    20

    217

     

    此次开炉料计划装入80批料(包括净焦、空焦、正料),实际装入79批料,其中净焦34批,空料23批、正料22批,装完开炉料后料线为4.20m。通过布料测量结果,选定高炉开炉时候的布料矩阵为

    4 点火开炉

    4.1风口布局

    堵2#、4#、6#、8#、10#、12#、14#、16#、18#、20#共10个风口,开12个风口,送风面积0.1310m2

    4.2铁口和主沟处理

    根据干渣坑大小,出于安全出铁考虑,决定用东铁口出铁,两铁口预埋导出管,主沟用碳素和黄沙垫成成型沟形式,用来出首次铁。

    4.3送风及引煤气前操作

    4月6日16:56送风点火开炉,炉顶煤气放散阀全开,处于切断煤气状态,风压60kpa,风量1200m3/min,风口区域木柴点着火,15min后焦炭开始燃烧,风口明亮,使用风温从920℃减到750℃,炉内产生空间,料线降至6.0m时于19:00开始下料。料动后下料较好,逐步加风量至1350 m3/min。4月7日5:20东铁口喷渣,堵东铁口。5:43悬料,6:08放风座炉,料线由3.5m座至5.5m,7:55煤气化验合格成功并网回收。

    4.4引煤气后开风口加风过程

    4.4.1开风口加风原则

    (1)风量、风压平稳,炉况稳定顺行,渣铁物理热充沛。

    (2)炉前渣铁排放顺利,确保东铁口具备出铁条件。

    (3)设备运行稳定,风口工作均匀、热量充沛,探尺作业正常。

    (4)每次加风一般不超过200m3/min,优先开铁口附近的风口,开风口以实际风速为依据,实际风速为220-260m/s。

    4.4.2开风口操作

    4月7日12:00开12#风口,14:00开2#风口,14:20开14#风口。15:00风量达到1530m3/min,风压175kpa,顶压84kpa。16:55开18#风口,22:05开6#风口,逐步加风提顶压,23:00风量达2000m3/min,顶压达90kpa。

    4月8日于5:06开8#风口,6:00风量达到2130m3/min,风压251kpa,顶压121kpa。10:40开20#风口,11:00加风至2310m3/min。20:32开10#风口,21:00风量达到2400m3/min。

    4月9日于17:20开4#风口,18:00风量达到2620m3/min,风压279kpa,顶压133kpa。

    4月10日于1:10开16#风口,进风面积达到S22=0.2414m2,实现全风口工作。

    5负荷及装料制度变化

    7日12.:32根据炉温及渣铁热量调整负荷至2.22,21:45负荷调整到2.43,10日9:24负荷调整到3.43,12:00开始喷煤,铁水硅0.67%,燃料比578kg/t,基本接近正常生产水平。

    在下部送风制度大幅调整,冶炼强度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开炉矩阵已无法与下部送风制度相匹配,煤气利用率下降。及时进行矩阵调整,煤气利用率逐步提高至45%,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改善。

    表6

    日期

    变料时间

    矿批t

    焦批t

    焦炭负荷

    矩阵

    6

    16:56

    16

    8.35

    1.92

    7

    12:32

    16

    7.2

    2.22

    7

    21:45

    18

    7.4

    2.43

    8

    11:04

    20

    7.5

    2.67

    8

    19:22

    20

    7.3

    2.74

    9

    7:02

    20

    7.0

    2.86

    9

    10:16

    22

    7.65

    2.88

    10

    4:30

    24

    8.3

    2.89

    10

    9:24

    24

    7.0

    3.43

    10

    10:44

    24

    6.8

    3.53

    10

    19:03

    24

    6.3

    3.81

     

    6渣铁排放

    高炉开炉后,第一次出铁[Si]:6.25%,[S]:0.006%,物理热1595℃,渣铁分离良好。视炉内及炉外情况及时调整焦炭负荷,开风口提高风量,下调炉温。随着铁水硅水平下降及重负荷料到达,逐步提高风温,至4月10日炉温稳定后进一步降硅至0.6%。此次开炉吸取了前几次开炉的教训,在开炉前对出铁场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加派了工作人员以保证能按时出铁,并避免炉前事故的发生。在送风18小时3分钟高炉顺利排出第一次铁,并过砂口。随着后续几次渣铁排放逐步稳定,为高炉恢复风量提供了保证。由于准备充分,渣铁排放工作比较顺利,为炉况的快速恢复提供了条件。炉温变化情况见表7: 

    表7   炉温变化

    时间

    7

    8

    9

    10

    11

    12

    【Si】%

    5.02

    2.31

    1.30

    .67

    .65

    .69

    【S】%

    .008

    .015

    .053

    .058

    .057

    .048

    R2 

    1.34

    1.25

    1.07

    1.29

    1.29

    1.10

    物理热℃

    1564

    1569

    1509

    1476

    1477

    1485

     

    7开炉指标

    此次3#高炉复产开炉实现了81小时全风口作业,4天内铁水含[Si]下降到0.67%,铁水物理热保持在1470℃以上,5天煤比达到120kg/t,6天铁水产量达到3858吨,富氧率达到2.0%,风温1190℃。煤气利用率45%以上,燃料比下降到578.63kg/t。

    表8   3#高炉开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日期

    风量   m³/min

    风温 ℃

    风压Mpa

    利用系数t/m3d

    燃料比kg/t

    Si
      %

    铁水温度℃

    铁产量t

    7

    1495

    750

    0.152

    0.433

    1846.52

    5.02

    1564

    583.9

    8

    2177

    898

    0.252

    1.502

    659.78

    2.31

    1569

    2028

    9

    2505

    950

    0.282

    2.126

    601.47

    1.30

    1509

    2870.7

    10

    2539

    983

    0.269

    2.324

    578.63

    0.67

    1476

    3138.05

     

    8 结语

    此次红钢3#高炉开炉是红钢高炉历次开炉中最为顺利成功的一次,创造了红钢开炉80小时全风口作业、90小时喷煤的历史记录。

    (1)高炉开炉达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开炉前制定出一个科学严谨、切实可行的达产方案,有助于统一各班操作。

    (2)开炉准备工作充分。包括热风炉烘炉、高炉烘炉操作严密,开炉配料准确,原燃料成分稳定等都为开炉提供了保证。

    (3)本次开炉料各项参数的选择合理,尤其是开炉焦比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红钢原燃料现状。实践表明,开炉第一炉铁水温度1592℃,渣铁流动性良好,充沛的物理热,为高炉冶炼进程快速推进,强化冶炼创造了条件。

    (4)本次开炉后未发生由于设备影响导致的非计划休风,是此次开炉快速达产达标的有力保障。

    (5)送风制度,把握好开风口及加风时机,有计划逐步捅开风口,增加冶炼强度。开风口以炉况顺行、具备加风条件为原则,风量要与风压、压差所匹配。

    (6)此次检修期间对冷却板和板壁结合部进行重新修复,对该区域进行支模浇注,有效修复高炉炉型,消除检修前炉腹区域炉壳温度高的安全隐患,对保证开炉操作炉型及后续强化冶炼起到重要作用。

    9参考文献

    [1] 周传典. 高炉炼铁工艺生产技术手册[M]. 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1-13、217-389.

    [2] 张殿有主编.高炉冶炼操作技术[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朱仁良等编著,宝钢大型高炉操作与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9

    [4]刘云彩. 高炉布料规律[M]. 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24-38.

    [5]林安川,唐德元,李志刚,等. 红钢1350m3高炉品位劣化下的强化冶炼实践与分析[J]. 中国冶金,2013,23(11):38-43.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