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钢铁与现代文明生活
现代人的生活与钢铁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生活上的舒适与方便,可说完全是钢铁的功劳。首先,让我们看看,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钢铁所占的地位。如果你住的是现代化的房子,你会发现:厨房用的瓦斯炉、电烤箱、抽风机、洗衣机、锅子等都是用钢铁加工后的产品;而客厅中所用的冷气、电风扇、电冰箱也无一不是钢铁产品,甚至于书桌、书架也可能是用钢铁做的。很可能卧室用的也是钢丝弹簧床。你的房子的构架主要是是钢筋。就是你身上配带的手表、皮带、原子笔、钢笔也有绝大部份是钢铁。钢铁为你的家居生活提供了舒适与方便。
当你一早走出家门,往工作地点运动时,不管你的交通工具是脚踏车、摩托车或火车,都是钢铁制造的。可以说因为有了钢铁,你才能够得到便捷的交通工具。(并不是说,没有这些交通工具便无法到达办公室,但那样将消耗你不少的体力与时间)。在路上,极目所见,电话亭内的公用电话,安全岛的栏杆,路灯以及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路旁的邮筒,没有一样不是钢铁制品。当你到达办公地点后,你发现,办公室内的桌子,椅子及各种事务机器,如打字机、复印机等也有不少是钢铁造的。钢铁间接增加了办公效率节省了用人费用。
有一天,你因病不得不进入医院治疗时,你会发现,医院内的各种手术器具和检验仪器,病床等有绝大部份是钢铁产品,这样看来,钢铁对你的身体保健方面,也提供了不少的贡献。
至于自来水管、输油管、煤气管,又有那一样不是钢铁所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上的很多必需品,如衣服、家俱等也是直接、间接由钢铁所制成的机器加工而来的。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食、衣、住、行、都与钢铁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可以说没有钢铁,就没有现代的舒适的生活,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繁荣,人类欲望的升高,刺激人类对钢铁的需要量也相对的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愈来愈快。1957年个人钢铁消耗量为:美国568公斤、西德393公斤、苏联243公斤、南美和中美42公斤、中国16公斤,而印度只有9.2公斤。再看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的个人钢铁消耗量:日本680公斤、美国620公斤、西德683公斤、法国473公斤、意大利393公斤、比利时卢森堡473公斤、荷兰430公斤、英国460公斤、苏联430公斤。由上面的统计资料,我们可看出工业愈发达的国家,钢铁消耗量愈大,且逐年增加。至此我们可以说一国之生活水准,可用其个人钢铁消耗量来衡量。目前世界平均个人钢铁消耗量为150公斤,我国台湾地区的消耗量已超过150公斤。而世界个人最高消耗量已超过1000公斤。
2. 钢铁为工业之母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必先具备一个坚强而蓬勃的钢铁工业;因而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每个国家(尤其是工业落后国家),都在努力于建设自己的钢铁工业。在1920年至1929的十年间,世界钢铁产量由七仟二百万吨增加到一亿两仟零五十万吨。1929年因遇到世界性经济恐慌而降至五千万吨。随后又回升到(1938年)一亿一千万吨。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各种技术之革新和工业之自动化,钢铁需要量猛增。于是钢铁年产量增至六亿三干二百万吨(1971)。据预计至西元2000年,世界钢铁年产量将达十七亿吨。
从1777年瓦特发明蒸气机后,各种产业机械相继出现。从此以后大部份费力的工作便逐渐交给机械去做。
十八世纪欧洲产业革命后,各种产业机械相继出现,人们对钢铁的需要日甚一日。产业机械的出现,使得人们有更多的可供消耗的商品,随着生活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物质享受的需要愈来愈迫切。于是费尽脑筋去设计新的产品。
目前工业界所用的产业机械,绝大部份是用钢铁制造的,即使有些产业机械的材料是其他金属,但制造这些机械的工作母机,或工具都是钢铁制造的。若一国的钢铁工业不发达的话,那非但无法制造高级的精密机械,就是较为简单的车床和纺织机都无法制造。
钢铁因为强度大,且可利合金及热处理以改变其机械及物理性质,所以几乎所有的工业都需要钢铁。钢铁工业的发达,可以带动其他工业的进步。这样看来钢铁可说是工业之母。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