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来,首钢京唐聚焦“产品、成本、低碳”三条主线,追求极致、反复冲锋,狠抓关键环节集中发力,注重工序协同联动和资源高效配置,打造高效制造优势。炼钢工序以“高效化稳定生产”为目标,在生产准备、过程飞包、稳定操作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近日,首钢京唐融媒体记者走进炼钢部、制造部,一探快节奏下的炼钢生产……
01 踏着初春的晨光,炼铁人步履铿锵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后的早晨乍暖还寒。七点半不到,记者来到首钢京唐炼钢部主控楼会议室,这里早已人头攒动,部领导和生产技术室、设备工程室、各作业区当班人员正忙碌地分析着夜班生产情况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昨晚4座转炉冶炼高强钢品种中间包连续性有偏差,大家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在今天的生产过程中完善。”
“要从生产组织和过程控制入手,全面保证铸坯质量!”
“我们这道工序质量决定着最终的产品质量,大家一定要关注早会上提出的各类问题,在生产任务中负起责任,精准施控,必须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真正把‘用心’落在实处。”……
品种的增加、生产节奏的加快,让广大职工的工作效率也上了一个档次。在每天例行的早会上,炼钢、精炼、连铸等几道工序负责人从稳定操作、细化工艺、确保安全、提高设备稳定性入手,全面分析生产过程中影响生产的因素,并要求生产一线人员紧盯转炉终点控制、精炼过程控制、铸坯浇铸、机清质量等要点,全力以赴把控好炼钢工序的每一个环节,保证炼钢工序平稳顺行。
会议的时间并不长,短短二十分钟布置完各项工作后,各作业区作业长便迈着匆忙的脚步,第一时间赶赴生产现场……
在生产组织中,生产调度室按照全流程精细管控的要求,提前规划浇次匹配生产节奏,优化物流吊运减少交叉作业,为每一炉钢水“量身定制”冶炼炉座,保证生产平稳顺行。综合主管兼生产专业管理李阳拿出了看家本领。他每天定点与公司生产计划统计室、管控中心召开碰头会,制定24小时预排任务,协调各工序周密做好生产准备工作。特别是在高端品种钢生产方面,李阳每次都会在日计划表内重点标明功能精度维护、回下包组织等注意事项,利用调度会、微信群等方式依次督促落实,并与现场职工确认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流程,全方位保障全流程稳定生产。他以铁水资源分配为圆心,以铁钢界面、钢轧界面高效协同为半径“画圆”,全面按照“甘特图”组织排产,形成了生产计划与产线协同全面联动的生产模式,全流程恒拉速率较计划提升了1.57%,生产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在炼钢工序,每天一上班,炼钢工李光辉都会马不停蹄地赶到交接班会议室,仔细查看当日重点工作安排,印在脑海里,并绘制出推进任务表。作为工长,李光辉在保障生产计划有序推进的同时,还动员全部力量,多点发力高效组织,平衡转炉冶炼,精准安排铁水进站,缩短冶炼周期,提高冶炼效率。
对炼钢工序来说,高效化稳定生产最大的考验就是提高转炉连续冶炼能力。为满足4座转炉的运行需求,炼钢工序从提高转炉出钢效率和压缩生产辅助时间入手,提高耐材抗侵蚀能力,转炉出钢口寿命提高了60炉,减少了出钢口的更换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他们根据“列车时刻表”安排,利用生产间隙高效组织补炉工作,通过开发补炉新工艺、优化出钢口结构等措施,极大缩短补炉时间,为转炉连续冶炼提供了坚强保障。“以前,我们按照‘炉等铁’的模式组织冶炼。现在大不一样了,4座转炉高效运转,每个环节都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才能满足生产要求,组织模式也变成了‘铁等炉’,时间紧凑了,生产连续性也更强了。”李光辉说。
这里,几座转炉依旧稳定地运行着,炉内的钢水被翻滚得愈发炙热,白班的职工有条不紊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02 认真做好一件事,比什么都重要
“将一件事做好很简单,但是将一件事一直坚持做好却很难”,这点炼钢职工深有体会。
面对任务的持续提升,炼钢部聚焦关键工序,深入开展OTC劳动竞赛,坚持每天总结生产情况,分析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最优操作方法,为炼钢极致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现在市场形势严峻,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就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精炼出来的钢水质量必须符合检验标准!”
在炼钢部精炼作业区生产现场,操作人员收到化验室传送过来的钢水成分化验单后,开始利用精炼炉微调钢水的化学成分。精炼工序的当班班长、精炼工都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重点围绕钢水的温度、成分、夹杂物进行精细地操作和控制,并在真空状态下精确调整,切实将质量管理再细化、再完善,确保钢水质量合格达标。即便这个过程近乎苛刻,但他们依然克服种种困难,充分运用精炼工序专业知识,全力实现百分之百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操作,全面保证着钢水质量的持续稳定。
随着京唐产品结构的升级,炼钢工序的双联(经过两个精炼炉的精炼工艺)品种产量需求不断升高,在全面提高精炼站生产效率方面,精炼攻关团队结合前期生产情况,全面梳理薄弱环节,以界面稳定为基础、品种兑现为目标、浇次排产为标准,调整生产组织模式,12小时动态管控,严抓现场操作规范化、设备管理精细化、耐材管理延伸化,强化前后道工序协调,克服生产紧张压力,控制短浇次数量,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实现了精炼双联工艺平均日产12炉的好成绩,创出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2023年11月,3号RH真空精炼项目热试成功后,让快节奏的炼钢生产如虎添翼。
现在,“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已经成了精炼团队工作的引擎。作为炼钢工序承上启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冶炼每一炉钢水都竭尽全力,让每一项生产指标都达到最优。“我们在原来脱氢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新模型,更好满足了钢种和提高钢材质量的要求。在汽车板等高端品种的冶炼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模型优势,创造了IF钢真空处理周期20.6分钟的好成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采访中,精炼作业区四班作业长张博兴奋地说。
在提高铸机拉速方面,连铸作业区以“快节奏、高拉速”为目标,优化工艺,提高速度,实现了1.7米/分钟的高拉速生产能力,炉机周期匹配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创造了国内同类型连铸机包晶钢生产的最高拉速。同时,通过设备改造及程序开发,实现了1.6米/分钟高拉速的双向自由调宽,在线调宽时间和变速坯长度均缩短了50%以上,产线效率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发运用新技术,使过钢量较之前提高了一倍,为高效稳定生产创造了条件。
“我们瞄准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多点发力,重点开展铸机提速攻关。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还将朝着新的目标发起冲锋。”连铸专业工程师何文远自豪地说。
“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要拿出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决心,铆足干劲保稳定、促生产!”炼钢部部长黄财德说。
03 只有协同的,才是高效的
生产有目标、有计划、有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面对生产任务目标,炼钢工序全力落实“一盘棋”思想,高效协同、高效衔接、高效发力。
记者来到制造部生产计划统计室,炼钢生产计划专业高炀正通过电话和相关专业讨论炼钢排产计划……像这种沟通电话高炀每天都要接打几十次,多的时候上百次。每天,与炼钢相关的产品品种、规格、交货期以及现场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都会汇集到他手中,再像组合拼图一样,将纷繁复杂的信息碎片组成一张完整高效的炼钢计划图。
“用户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反映到炼钢工序上,3炉及以下的短浇次计划数量不断增多。”高炀说,“而每一个浇次都需要进行开浇、停浇等生产准备工作,短浇次浪费的时间很多,严重影响炼钢效率。此外,短浇次会产出没有订单的余材,对经济效益也会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协同各作业部、营销中心从多维度优化炼钢排产计划。
“出钢标记”是钢种的“身份证”,代表了钢水的成分和冶炼工艺。只有符合“出钢标记”的钢水才能在同一炉内冶炼,因此减少“出钢标记”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短浇次数。为此,制造部内部成立了“减少出钢标记”攻关团队,协同各作业部对现行“出钢标记”全面梳理,最大程度合并、删减。“去年常用‘出钢标记’减少了10%。”高炀说。此外,生产计划人员还加强了对短浇次合同的梳理,联合营销中心等部门,通过协商增加订货量、调整交货期等方式,进一步减少短浇次排产。目前,短浇次排产次数较去年年初减少近一半。
记者来到制造部技术管理室,炼钢技术管理李向奎刚开完炼钢工作总结会,还没等记者提问,他便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这段时间,炼钢的日出钢炉数又打破了纪录……”
炼钢效率的提升是全体炼钢专业持续攻关、共同努力的成果。2023年以来,随着汽车板等高端产品订单量持续增加,炼钢精炼能力亟待提升,如何打破桎梏,成为炼钢专业共同的目标。经过系统研究,他们决定从两方面着手攻关,一方面从设备角度出发,新建一座RH真空精炼炉,从源头提升产能。另一方面从工艺角度出发,优化现有的炼钢工艺路线,随后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双联”等对精炼设备占用率高的精炼工艺。“我们联合技术中心、炼钢部等相关部门成立攻关小组,对每个钢种的炼钢工艺路线进行梳理,并结合用户需求、精炼要求、钢种成分等因素逐一排查可优化的工艺路线。”李向奎向记者讲述着攻关的历程。攻关小组统一思想,产品研发人员分析大量历史数据,并与其他钢铁企业开展对标、综合评估。在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攻关小组积极、稳健地开展十余次试验,通过周密组织、科学评估,产品成分和性能满足要求,用户使用稳定,相关钢种成功摆脱了“双联”精炼工艺的限制,有效缓解了精炼能力不足带来的压力。“3号RH精炼炉建成投产后,配合工艺路线的优化,精炼能力进一步提升,炼钢工序的生产流程更加顺稳高效,大家齐心协力在精益指标控制上做足了文章。”李向奎感慨地说。
“管理不能走下坡路,任务增加但指标坚决不能倒退。”这是炼钢团队常说的一句话。炼钢团队积极应对,通过开拓思维,挑战传统,勇于创新,实现了转炉冶炼的科学稳定顺行。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