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移动版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淮钢 144m'烧结机点火系统的改造与实践


淮钢 144m'烧结机采用的是高炉煤气点火,点火炉下对应的1号、2号、3号风箱使用的是双蝶板阀门,由电动执行器控制,用于调节点火炉内压力。三个风箱之间安装阻流器以控制各风箱之间窜风。投入使用以来,因1号、2号风箱蝶板阀经常堵塞,阻流器窜风严重,造成煤气点火不集中,点火强度差,烧结矿产品质量差,煤气消耗高。

原因分析

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器、保温炉、回热风管、蝶板阀、阻流器、风箱装置等组成。造成烧结矿质量差、返矿多、煤气消耗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点火温度低。使用的是高炉煤气点火,点火强度差,点火温度为850±100℃,台车料面颜色呈暗黄色,烧结料表层沙化严重,烧结矿结成率低。

(2)回热风利用不充分。环冷机低温段热风温度在 200℃左右,由回热风管道无动力输送到点火保温炉的前后两段,分别对混料进行预热、保温,因预热段和保温段仅有 1m 和 3m 长,预热、保温效果不好,进入点火器的混匀料温度达不到 65℃,容易结露,过湿带加厚恶化料层的透气性。

      (3)风箱1号、2号风门开度不易控制。为了实现点火炉内微负压,岗位工通常将双层蝶板阀开度打开很小,过小开度的翻板极易将粒度较大的烧结矿、台车脱落的炉箅条、杂物滞留并最终堵塞阀门,混匀料面点火深度不够,点火器内较高的正压造成煤气消耗大,点火效果差。

     (4)阳流器窜风严重。安装在1号、2号、3号风箱之间的阻流器,主要用是防止凤箱之间窜风,配合蝶板阀实现微负压点火。实际生产中,由于台车,时间运行后,台车本体下挠现象严重,阻流器被下挠严重的台车刮擦磨损,影点火效果。

改造方案

点火保温炉的改造

点火保温炉主要由预热段、点火段、保温段三部分组成(如图 5-16 所示)采用高炉煤气烧嘴点火,受煤气热值低的影响点火效果不理想。经过考察论证选择了三元喷头混合式烧嘴,并结合环冷机低温段热源利用不充分的现状,适当扩大保温段长度(如图所示)。新烧嘴与原烧嘴比较,新型烧嘴适用焦炉燠气和高炉煤气两种气源,其特殊的烧嘴结构使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在烧嘴内旋流混合,并利用旋流风形成局部负压,安全不回火。该烧嘴具有对燃气热值波动影响少,便于灵活组织生产,烧结点火质量好,返矿率低,使用寿命长,适应能力强,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可以根据煤气管网的压力和流量自由调节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的比例,当焦炉煤气富余时,可多用,避免焦炉煤气放散损失;当焦炉煤气紧张时,可以少用,甚至不用,仅用高炉煤气来维持生产。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焦炉煤气,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与高炉煤气低温连续点火相比,三元点火返矿率低、能耗低。

另外,由于该点火炉烧嘴位置前移,相当于增加烧结机有效面积 3m?。保温部分加长至 9m,保温面积达 27m’。这些措施使烧结矿产能提高了 5%~10%,煤气消耗大幅降低,达 0.12GJ/(t·s)。如果进一步提高焦炉煤气比例,烧结成品率会提高更多,煤气消耗会更低,达0.08GJ/(t·s)。

风箱1号、2号间密封的改造

原先设计采用的是在1号、2号、3号风箱之间安装阻流器(见图(a)),从使用情况看,达不到理想的阻流效果。为此,对其实施了改造,选用了新型的杠杆式浮动密封装置(见图(b))。该装置实用可靠,较好地控制了台车与阻流器本体间的接触摩擦及台车与台车之间的窜风问题。

点火保温炉下风箱调节风门的改造

1号、2号、3号凤箱原先设计的是双翻板式蝶阀(见图(a)),由三电动执行器分别控制,极易被卡死,产生堵料。为此,对点火器下对应的1号2号双翻板式蝶阀进行改造,采用一种悬臂式蝶板阀(见图(b))。使用后点火深度达 40~60mm,煤气消耗大大降低,且风门调节灵活,方便了生产。

效果分析

淮钢烧结机点火系统于2010年8月实施改造以来,点火温度控制稳定,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对煤气压力波动、热值波动适应性强,组织生产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公司煤气总量平衡适时调整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的分配比例,烧嘴燃烧效率大大提高。与高炉煤气点火比较,每年节约煤气费用达 526 万元烧结矿主要技术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改善,其中成品率提高5个百分点,返矿率降低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