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文摘库 >

汉钢1号高炉布料矩阵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0-09-13 10:43来源:甘肃冶金 作者:zgltw 点击:
市卫新 (陕西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布料矩阵是调整高炉料制的重要手段。汉钢1号高炉通过不断探索研究高炉布料矩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目前外围条件的装
  • 卞卫新

    (陕西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布料矩阵是调整高炉料制的重要手段。汉钢1号高炉通过不断探索研究高炉布料矩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目前外围条件的装料制度,保证了高炉炉况顺行,进而取得了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

    关键词  布料矩阵;料流轨迹;煤气利用率;高炉经济指标


    1  引言

    装料制度是高炉四大基本操作制度之一。装料制度目的是根据炉顶设备的特点和原燃料的物理性能,通过调整炉料在炉喉的分布状态与上升煤气流达到有效的配合,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煤气热能和化学能(表1)。通过装料制度的调整,可以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使高炉获得高产、优质、低耗、长寿。而高炉布料矩阵的调整是调整装料制度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布料矩阵的研究,可以科学的分析布料规律,应用布料方程计算出料流轨迹,达到最合理的装料制度[1]。

    2  汉钢1号高炉炉顶设备参数

    汉钢1号高炉有效容积设计为1080m3,采用串罐式无钟炉顶系统,上料系统所有阀门全液压推动,设有自动、现场手动两种操作模式,以时间、料罐料位两种控制料流阀工作。

    image.png

    3  布料矩阵相关计算

    3.1  布料轨迹理论计算

    为科学研究布料,先根据理论计算出布料轨迹,再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最合理的布料矩阵。炉喉面积等分。根据等面积同心圆的原理,将炉喉断面11等分。

    炉喉总面积S:

    S=π(D/2)2=28.274m2    (1)

    式中:D-1号高炉炉喉直径,取6m。

    每等分环的面积S1:

    S1=S/11-2.57m2         (2)

    由此可计算出每环的半径及到中心的距离(表2),得出各环中心的位置。

    image.png

    3.2  布料方程

    料在溜槽末端的速度

    image.png

    炉料离开溜槽末端,在炉喉断面的投影:

    image.png

    image.png

    炉料落在炉喉断面后,距高炉中心的实际距离,即炉料在炉喉内的具体位置:

    image.png

    式中:a-布料溜槽角;lo-溜槽长度,取2.5m;w

    -溜槽转速,取0.125r/s;e-溜槽倾动距,取0.5m;h

    -料线距溜槽垂直底部高度,h=h1+h2;h1-操作料线高度,取1.3m;h2-溜槽垂直底部到料线零点的距离,取1m;M-摩擦系数,焦炭摩擦系数取0.3,矿石摩擦系数取0.53;g-重力加速度,取0.98m/s2。

    根据刘云彩布料方程[2],计算可出1号高炉的料流轨迹,再根据表2核对实际a角料流落点,便于结合实际做调整优化(表3)。

    image.png

    4  布料矩阵优化实践

    在以前的操作中,1号高炉强调发展中心气流,中心无矿区过大。虽然形成了较强的中心气流,但不稳定,并且煤气利用不佳,造成燃料比升高。1号高炉从12月初配合送风制度开始不断调整布料矩阵(表4)。

    image.png

    4.1  第一阶段

    由于1号高炉设计炉腹角偏大,边缘煤气流容易发展。由表3和表4可看出,调整之前,高炉布矿时最外档堆角离炉喉钢砖有25.3cm距离,距离偏大,对边缘气流的抑制不佳,生产中时常出现边缘某个方向气流过强。1号高炉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计划将矿焦档位同时向外推一档(距炉喉钢砖距离缩小至11.6cm),使边缘炉料形成一定宽度的平台。

    这样适当加重边缘,既可减少边缘煤气对炉墙的破坏作用,有利于高炉长寿,又可改善煤气分布,提高煤气利用率[3]。

    12月初开始调整,将矿焦向外沿推一档,疏导中心气流,同时抑制边沿气流的发展。此阶段炉况无较大波动,但风量较之前减少,煤气利用稍有改善。

    4.2  第二阶段

    12月12日,取消焦炭次中心环。原本计划逐步减少中心焦比例,但由于此阶段原燃料条件出现恶化,炉况顺行不佳。主要表现出:憋压、风量不稳、崩料,为保证高炉顺行,中心焦比例加大。实践中,往往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如原燃料成分波动,外围设备影响等),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炉况顺行。

    4.3  第三阶段

    12月15日-22日,开始逐步减少中心焦炭。

    通过第二阶段的调整,形成了较强的中心煤气流,且原燃料条件好转,于是逐步将中心焦减少至3环。

    此阶段炉况顺行较好,从十字测温曲线看出(图1),中心气流稳定维持在400℃。此阶段炉温表现出自动上行,综合负荷多次增加。

    image.png

    4.4  第四阶段

    12月25日之后,每日通过对煤气流变化观察,对布料矩阵进行微调,高炉各项经济指标不断上升(图2、图3)。

    image.png

    5  调整布料矩阵效果分析

    汉钢1号高炉长期使用的是一级焦配加二级焦。因为焦炭质量差且成分波动大,所以煤气利用率一直偏低。

    通过高炉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1号高炉煤气分布更趋于合理,煤气利用率稳固提高(图4)。炉喉红外监控显示中心高温区域明显减小,形成稳定、较强的中心气流。从十字测温上看,边缘气流得到合理抑制,中心气流稳定;从炉身温度曲线上看,炉身温度波动小,操作炉型日趋合理。

    image.png

    image.png

    在现有的原燃料条件下,1号通过对高炉布料矩阵的研究和实践,高炉的各项经济指标在不断提升(表5)。

    6  结语

    (1)优化布料矩阵,调整装料制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及实践总结,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实践操作。

    (2)布料矩阵的调整,对高炉指标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受原燃料影响较大。汉钢1号高炉由于长期使用二级焦炭,因此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对煤气利用率提升效果有限,今后还需在其他方面做工作。

    (3)在原料成分、外围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视情况调整布料矩阵及装料制度,切不可盲目追求指标。汉钢1号高炉在调整时,受原燃料变化影响,及时改变应对策略,炉况未受影响。

    (4)布料矩阵的优化必须坚持发展中心、兼顾边沿的指导思想,促进高炉的顺行和稳定。

    (5)汉钢1号高炉在布料矩阵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应结合自身原燃料特点,继续不断优化操作,提升各项指标。

    7  参考文献

    [1] 张福.本钢7号高炉布料矩阵的研究及应用[J].金属世界,2011(06):10-15.

    [2] 刘云彩.高炉布料规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22-26.

    [3] 刘云彩.高炉布料与煤气分布[J].炼铁,2011,30(02):19-21.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