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2#热线在升速改造过程中,发现原有的编码器在高速时存在过载而丢脉冲的现象,更换长传输距离的HS35M编码器后,工艺段速度在提高20%的情况下,编码器仍可稳定工作。
关键词 编码器 长传输距离
1 概述
为提高2#热线产能,计划将工艺段最大速度由目前的40m/min提高到50m/min。为了实现这个目前,必须对电气系统进行了相关测试,以保证升速改造的顺利实施。
2 测试过程及出现的问题
目前工艺段原最大速度为40m/min,此时张力辊电机的转速在1500rpm左右。如果工艺段升速至50m/min,那么工艺段电机将工作在1875rpm左右。为此,我们对现有系统进行了测试。将电机与减速机脱开接手,做高速测试。在测试中,我们将电机速度升速至1700rpm后,大约100s后,编码器出现严重的丢脉冲的故障,而再将速度降下来,编码器器仍然出现严重的丢脉冲故障,无法恢复,因此可以确认编码器已经过载。此编码器已使用了放大板。实验曲线如下图所示:
3 目前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2#线的入口电气室和出口电气室分别位于生产线两端的,距离生产线工艺段的电机很远。而且2#线的电气室不仅位于2楼,而且需要穿过车间之间的一条道路进入2#线设备。以上诸多原因造成丢脉冲,2#线的传动柜到现场电机的距离较远,电缆较长,特别是由电气室至工艺段破磷机前后的张力辊组,电缆长度已经超过了400m。
目前系统中使用的是KUBLER的光电编码器,其最大传输距离在250m左右。因此,在设备调试期间已经增加了放大板,以保证编码器信号可以在1500rmp左右正常工作。目前在转速提高了超过20%的情况下,显然,使用现有的测速系统无法满足工艺段升速的需求,必须提出新的方案,才能保证2#线工艺段升速改造的顺利实施。
4 解决方案设计
经过详细的讨论,确定使用AVTRON公司的HS35M系列磁式长传输距离编码器来改善目前系统存在的问题。该款编码器,支持最大传输距离为600m,完全可以满足现场的需求。同时,该款编码器已在3#中使用,从调试至今未出现编码器故障或损坏现象,使用效果良好。
根据现场的实际工况,计划为工艺段全部张力辊电机编码器更换编码器,总共15台电机需要更换编码器。
5 磁式编码器与光电编码器比较:
与光电编码器相比,磁式编码器具备的耐污染、耐冲击、抗干扰以及长传输距离等特性,非常适合在连退酸洗、镀锌等腐蚀较重且设备布置很长的处理线上使用。
6 改造方案及实施
将工艺段2#S辊-6#S辊共15台电机的编码器,由原KUBLER公司的 5020系列光电编码器,更换为AVTRON公司的HS35M系列磁式编码器。
机械安装:
HS35M采用的是法兰带长臂弹簧片安装方式(下图左)。虽然新换的编码器安装方式与原编码器不同,但是可以利用电机尾部的螺栓来固定,安装方便快捷,无需新增安装支架或开孔。
现场需要拆除原编码器的放大板,使用普通端子替换。
7 实施效果
在改造实施后,工艺段最大速度由40m/min提高到50m/min,生产能力提高了超过20%。同时,工艺段张力辊等设备可稳定工作在50m/min,编码器工作正常,测速精度高,无丢脉冲现象,无编码器故障。
编码器的更换,不仅对提高工艺段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降低了产线编码器的故障率,有效降低了产线电气故障时间。
另外,拆下的编码器和放大板可以用作1#线或者2#线其余距离电气室较近的电机编码器的备件。
通过改造解决了运行中编码器过载故障(F31118)造成的停机问题,目前编码器使用脉冲正常,能够满足产线工艺段速度提升到%20的要求。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