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炼铁文化 >

震后十七年

时间:2025-07-01 00:20来源:未知 作者:席坤 点击:
震后十七年 那年 十四点二十八分 还在摇晃高三的课桌 却不知“S形”的裂纹 爬满教学楼时 在晃动的楼梯间 把心跳锻造成逃生的锁链 夜间余震来袭 让备考显得有心无力 远近狗吠溅起
  • 震后十七年

     

    那年

    十四点二十八分

    还在摇晃高三的课桌

    却不知“S形”的裂纹

    爬满教学楼时

     

    在晃动的楼梯间

    把心跳锻造成逃生的锁链

    夜间余震来袭

    让备考显得有心无力

    远近狗吠溅起恐惧的涟漪

     

    震不垮的教室

    传出新的晨读声

    信念在录取通知书里发芽

    “灾区来的孩子”六个字

    是全国递来的体温表

     

    那时我不懂钢铁为何柔软

    禁不起大地的摇晃

    只看见炙热的钢水里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浮着整个民族的脊梁

     

    十七年后

    在设备的轰鸣中

    行走着钢铁厂房

    入党誓词与钢铁的誓言共振

    每一道轧痕都是愈合的裂缝

     

    原来,所有的淬炼都有回响

    当把热血青年锻造成一枚钢钉

    才明白当年埋下的家国情怀

    早已在钢铁的血管里

    长成了新的抗震支架

     

    每一寸钢材都刻着:

    废墟上站起来的

    不仅是楼房

    还有

    熔炼成的坚强与担当

                        (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席坤)

     作者简介:席坤,勉县作协秘书长,汉中市作协会员,陕西能源化工作协会员、汉中市诗歌研究会会员、汉中勉县“两汉三国与诸葛亮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煤炭新闻网记者。现就职于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散文《爷爷的木质印章》曾荣获第三届中国冶金文学奖散文类三等奖,报告文学《热血钢花洒陕钢 冶炼荣光谱新章——讲述亲身经历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出第一炉钢故事》被冶金文学艺术协会、中国冶金作家协会评为报告文学类最佳作品,在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有散文、诗歌等作品数篇。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