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轧制过程中易出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①钢坯的上下表面温度差:上表面温度大于下表面温度时会引起带钢的扣头,反之会引起带钢的翘头;②轧制线的标高:轧制线标高过高会引起带钢的扣头,反之会使带钢翘头;③摩擦因素的影响:当带钢表面除鳞不净或轧辊粗糙时,带钢会弯向带有铁皮或辊面粗糙的一面,从而引起带钢的翘头或扣头;④辊系配辊的辊压大小的影响:采用上辊压时会使带钢扣头;采用下辊压会使带钢产生翘头;⑤轧制速度的影响:下辊的辊面线速度大于上辊的速度时会导致带钢的翘头,反之会引起扣头;①合理安排加热制度,保证钢坯的加热温度,上下表面的温差及芯部与外表面的温差≤30℃;轧制过程保持合理的轧制节奏,同时保证辊系的均匀冷却;③保证粗除鳞、精除鳞的除鳞效果。粗除鳞水压力≥16MPa,精除鳞水压力≥18MPa;⑤翘头严重时,要及时进行更换轧辊(调整辊压、轧制标高及适当降低出口上卫板的高度。)①板坯的厚度不均,有侧弯等,或粗轧带坯来料不平直,进入精轧机组后导致带坯两侧的延伸不一致;②换辊后压靠、调平的精度不高,致使两侧辊缝存在较大的偏差;③压下手没有对带钢的料形变化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调整;④导卫的开口度中心线不对中或开口度过大,致使带钢跑偏;⑤轧机的辊缝跑位,操作工对此确认不到位而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料偏废钢;⑦轧辊车削精度不够,如轧辊的锥度、不圆度或三点差等超出工艺指标导致的料偏;⑧轧线上存留杂物,如扳手、调平用的盘圆等影响带钢穿带过程造成料偏。①操作工要对板坯及粗轧料形勤观察,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保证精轧来料的平直;②加强责任心,调平过程中要精心、细致,保证调平的质量;③压下手要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对带钢料形的变化要迅速、准确地做出调整;④利用接班检查的时间及换辊时间要对导卫进行测量,保证导卫对中,以及各机架导卫开口度的大小符合工艺要求;⑤发现辊缝跑位要及时与自动化人员等相关岗位人员联系,在没有确认辊缝是否虚实的情况下应停车检查,不能带有赌的侥幸心理,防止不必要的废钢的产生;⑥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保证轧辊辊身冷却均匀。并且利用交接班或待料时间仔细检查辊面;⑦轧辊工段要保证轧辊的加工精度,同时轧钢工段要对上机轧辊的辊面做好检查确认;①及时关闭轧辊冷却水,迅速抬起辊缝防止轧辊局部受热产生炸纹缺陷;②处理完废钢后首先要对辊面进行检查,废钢是否对轧辊产生粘钢、掉肉等情况;①压下手对带钢的料形的调整不到位,使带钢在穿带过程中跑偏,造成头部上墙;②操作不精心,速度手对带钢的穿带过程情况观察不到位,没有及时地与压下手相互配合调整速度,使机架间产生的套量过大,造成中间部位特别是尾部上墙。①粗轧操作工要对带坯及时调整,防止出现镰刀弯、S形弯的料形,保证上游板形良好;③压下与速度之间要配合默契,特别是头部穿带与尾部抛钢时要求速度手必须谨慎对待。①压下手对上一机架的辊缝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带钢平直;②速度手配合压下手相应地尝试减小上一机架的速度,在上墙的两机架间产生一定的张力,从而使带钢“下墙”。③一旦发生上墙,及时进行切割处理废钢,迅速恢复生产。①轧制低温钢:加热温度制度不合理,加热后钢坯存在水管黑印或明显温度过低、带坯头部被除鳞水浇出黑印而送入轧机轧制造成瞬间轧制力过大而引起轧辊断裂;②异物带入:检修或日常维护时留到轧线上的扳手、垫块等被带钢带入轧机中轧制使轧制力产生局部的集中而引起的断辊;③带坯跑偏:操作工调料不精心,致使带坯向轧辊的一侧跑偏引起局部负荷过大造成的断辊;④轧机负荷安排不合理:各架轧机之间的负荷分配不合理,使其中某架承受的负荷过大,超出轧辊承受的最大扭矩而造成的断裂;⑤轧机垫板跑位:在作压靠或正常轧制过程中由于垫板跑位造成两侧实际承受的轧制力偏差过大而引起的断辊;⑥轧辊冷却不到位:冷却水没开或水嘴堵导致轧辊沿辊身长度方向上温度过高或不均引起的热应力产生的断裂;⑦轧辊的本身质量:轧辊存在的铸造组织及其热处理组织等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不了正常的轧制条件而产生的断裂;⑧轧辊的疲劳层的影响:使用过的轧辊在车削后仍存在疲劳裂纹在使用过程中扩展,承受的负荷较大时发生的断裂;②加强设备的点检力度,尤其在检修开轧前要对各种生产工艺件进行彻底地检查;③操作工要精心操作,保证料形的平直。防止带钢翘头或起套造成对钢叠轧。⑤对垫铁的使用程度、磨损状况要了解,存在问题时要及时地更换匹配的垫铁;⑦保证冷却水嘴无堵塞现象,同时要对在机使用的轧辊的工作状况了解,防止出现串辊、烧箱、烧辊及辊面炸纹的现象发生。②组织现场处理断辊,针对断辊所在的机架位置、断裂的程度等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断裂的辊取出;1.产生原因:沿着轧制方向呈现高低起伏的波浪形弯曲缺陷。①边浪产生的原因:根据波浪在钢带板面上分布的部位不同,分布在板面一侧的叫单边浪;分布在板面两侧的叫双边浪。带钢沿宽度方向上的延伸率不一致,主要是轧前存在厚度差、轧辊没有调平、辊身方向上的磨损程度不一致、带钢跑偏以及轧辊辊身长度上的冷却不均都是引起带钢边浪的原因;②中间浪产生的原因:沿轧制方向分布在板面中间部位的缺陷叫中间浪。主要是由于在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热膨胀产生的凸度大于轧辊在轧制力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另外,各机架之间负荷分配不合理,末架轧机的负荷过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间浪;③侧弯产生的原因:带钢存在的厚度差、温度差以及压下螺丝的工作状态等;④蛇形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带钢的通条差大,加热温度的控制程度及精轧机组辊系的磨损程度和水平度等都是其影响因素;⑤设备存在缺陷,如:传动接轴变形、地脚螺栓松动机架不稳等都会影响到板形的变化。⑥轧辊辊型不良,轧辊呈现圆锥形、腰鼓形、或纺锤形;轧辊轧制量过大,没能及时换辊;⑦压下制度不合理。后段机架,特别是成品机架的压下量过大或过小;①保证轧机的调平精度,操作工发现带坯的板形变化应及时调整保证其平直度,以及确保轧辊冷却水分布均匀;②降低轧制节奏,升速轧制,尽量减少纯轧时间,从而降低轧辊的温升,同时保证轧辊的均匀冷却;根据轧辊挠度与辊热凸度差值的大小来合理调整各机架的负荷分配;③操作工要对板形的变化及时正确地调整;加强设备的点检力度,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技改;⑤保证轧辊的磨削的精度、加强设备点检的力度,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处理;⑦可以选用适当的原始辊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板形不良缺陷的影响。②对于由于轧辊的在机工作周期过长磨损严重的轧辊应尽快组织换辊;③检查现场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带有凸度、凹度的工作辊,保证轧辊辊型质量。⑤操作者应细心观察轧制情况,及时控制调整、精细操作。⑦两连接轴不平衡,或者轧辊扁头与连接轴套筒不相吻合;⑧辊与轧机牌坊的间隙充满杂物,如氧化铁皮、调平用的圆钢、盘圆等;②在新辊装入时,必须针对各轴承箱铜滑板进行抹油润滑;①保证换辊时压下液压缸抬起使上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有一定的缝隙;⑤对轧机牌坊内的杂物在换辊或检修时要及时清理干净;①辊头没有与连接轴的扁头位置对正、两接轴部平行或抽辊时夹头没有加紧导致接轴掉;②上、下两连接轴的扁头内衬板脱落导致辊头装不到位;③轴承箱两侧的铜板厚度超,轴承箱体肥或铜板的位置与机架的下平衡梁的位置不合,以及扁头肥造成辊装不进去;⑤轧辊没有放到位,导致轧辊整体倾斜或轧辊掉道,使轴承箱顶住机架装不进去;①换辊时确认好夹头的位置处于加紧的状态,同时要要保证上机轧辊的辊头与俩接轴的扁头位置一致;③保证轴承箱、扁头及牌坊内衬板的尺寸精度,及工艺要求;⑤检查轧辊轴承箱下面的四个定位销是否放置到位、定位销的尺寸超标、轧辊是否掉道等;⑥装辊时对各种工艺件做好确认,根据装辊的辊径不同确定压下螺丝抬起的高度;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析、排除影响因素,检查各轴承箱的铜滑板、扁头是否有明显磨蹭的痕迹,然后进行打磨或者立即更换另外新的轧辊。①各机架间的速度分配不合理导致在带钢宽度方向上产生较大的延伸,使带钢拉窄;②改规格时调整操作不及时,速度与压下配合不一致或误操作等;③轧制过程中出现料偏或上墙情况时采取降低轧机速度造成的拉钢;④机组的速度比、滞后量设定及活套设置的张力、角度等参数设定不合理;⑤由设备原因造成的拉钢,如:活套存在故障、轧机突然降速等情况。①对操作规程的参数要熟记,严格按工艺制度合理地分配格架轧机的负荷与速度;②改规格时对各架压下量进行分析确认速度调整的范围;调整时要相互通知,配合一致;③加强设备的点检力度,精心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及时通知量尺工进行改规格、待判或降级处理,对于头部拉钢可进行抽芯处理,将损失将到最小。②压下电机的两侧离合器有问题,分和离不灵活或者间隙大;①加大巡检的力度,与自动化人员沟通,由问题及时解决;②对于磨损严重的部件及时更换;①发现辊缝跑位时首先要对其进行确认,观察料形看电脑显示的数据是否属实;②确实存在问题时要第一时间停轧,同时与自动化人员联系,对故障进行排查。①带钢的鱼头、舌尾低温不规则形状的断面对轧辊的冲击会在辊面上产生一定的辊印;②上、下卫板的位置不合理对轧辊的磨损过度导致带钢纵向中间部位的通条装辊伤;③在承受交变应力及热应力下辊面的微生裂纹的扩展使辊面局部脱落;④轧辊表面在使用中由于辊身冷却不良产生的纵向、横向的网纹或辊面掉肉等造成带钢在横向方向上成周期变化的辊伤;⑤调平过程中压入的盘圆或铁棒对辊面的伤害导致带钢在通条长度上的辊伤,以及轧制过程中的异物带入造成对轧辊的损伤等;⑥轧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的磕碰,以及在装工作辊时,由于换辊人员对辊的位置确认不到位而造成支撑辊或轴承箱对工作辊辊面的刮伤,从而在带钢表面上产生周期性的横向辊伤;⑦支撑辊存在缺陷,轧制过程中对工作辊造成的不均匀磨损造成的辊伤;⑧检修或日常维护时一些不确定因素对送料辊、自由辊或夹送辊辊面的伤害,以及辊道上的一些死辊对带钢的刮伤等;⑨辊的本身存在质量缺陷,如铸造过程中存在沙眼的缺陷。②保证上、下卫板铜尖的角度正确,且与辊面接触良好,及卫板的安装的松紧程度要合适;磨损过度的和磨偏的铜尖要及时更换;④停车时要及时关闭轧辊的冷却水,避免轧辊出现炸纹;正常轧制时要保证轧辊的冷却水均匀;⑤调平压入盘圆或圆钢时,其压下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在轧辊上压出沟痕,另外在其他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换辊前及调平完后要对末尾机架的辊面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缺陷;⑥在装工作辊时,一定要确认好上支撑辊及轴承箱的位置,以避免其对工作辊的刮伤、划伤;⑦检修及日常维护时要注意对辊道上的送料辊、自由辊及夹送辊的保护。避免一些诸如:焊瘤的滴落、气割的破坏等;⑧保证新进的辊的质量,存在缺陷的辊拒收或反馈处理。②对于超出标准范围的辊伤,要立即采取停轧措施,根据辊伤的形式、周期等特征进行逐一排查,查出后要立即进行更换。
(责任编辑:zgl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