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子来时,春水正满。桃红柳绿的日子,阳光格外灿烂。伴着微风,繁花相送,一个个风筝飞上天去,烂漫了清明的天空。
“春之风升上,纸鸢因之起。”清明时节,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风轻云淡,傍花随柳,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而清明放风筝的习俗已经由来许久。在古代,风筝称为“鸢”,五代时,一位名叫李邺的官吏在宫中做了一个纸鸢,他为纸鸢系上长绳,在有风的时候放出,后来因为鸢首以竹为笛,风进入笛管后发出的声音,好似“筝”鸣,因此“鸢”,又被称为风筝。古时清明,人们常常带着风筝来到郊外,在东风中执线起跑,让一个个载着祈愿的风筝飞往天空。
那时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在放风筝前会把所有灾病写在风筝上,等到风筝飞向天空,便把线剪断,让风筝高高飞向天际,把人间的灾病也一同带走,在《红楼梦》中便有“去晦气”的桥段。虽然今人不再将文字写于风筝上,也不再将风筝线剪断,让它们带着希望飞翔,但是清明时节放风筝的习俗却传承了下来,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带来的阴云渐渐散去的日子,越来越多的人拿着风筝,带着家人,到公园、野地放风筝。
清明时节的风,专为风筝而吹。这时的风,由上往下吹,自东南而来,吹到身上感觉暖洋洋的风,实际上藏着一股劲儿,这劲儿不似夏冬的风那般狂野迅猛,也不似秋天的风绵软,这风有劲又稳定,风筝乘着这样的风,自然会直上青云。
汉中的春天,从来都不会矜持,该开花、该烂漫、该放肆的时候,它会尽情释放自己,从一朵朵浪潮似的花中,从一阵一阵扑鼻的潮乎乎的青草气息中,从一阵一阵清脆的鸟鸣中……毫不顾忌地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狂野与缤纷。汉中的风、汉中的清明时节也一样如此,它们不会藏着掖着,它们不会羞羞怯怯,只是一个劲儿地呼唤着我们,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怀揣着初恋般地心情,去邂逅那美好的春景,这春景中自然少不了风筝。一个个风筝鸟儿一般,飞翔在天空,上面五彩斑斓,下面的人儿欢快地扯着长线,天与地,人与人,被一线风筝牵着,笑声响彻云霄,春天该是如此。
两个多月的疫情,憋闷了我们的心情,此时正是外出“撒野”的好机会。在温暖的春风里,手拉着风筝线,奔跑、奔跑,耳边是“呼呼”的风刮过去,周边是绿柳扶疏,鸟鸣阵阵,满眼的红花与绿意,心情怎能不顺畅?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清明时节十分短暂,这样的风吹过,也就过了,时间不等人。清明时节大可不必“雨纷纷”,也大可不必伤春悲秋,抓住这难得的时光,与家人一起向着公园、郊外,任何可以赏春光、放风筝的地方去吧,趁着东风放起纸鸢,莫要辜负这一季的风。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