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的性格迥异,城市亦是如此。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风景,有各自的特色以及独特的灵魂。
提到金陵,我们往往会想到虎踞龙盘石头城,纸醉金迷秦淮河······
说到苏杭,我们肯定会联想吴侬软语,西子苏堤······
我们北京给人的印象,离不开温馨的四合院,一口麻利的京口以及长长的胡同。
北京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的胡同似牛毛。最长的是东交民巷,最短的是一尺大街,最宽的是灵境胡同······。在长达千年的岁月中,在历史的斑斓里,在时光的洪流内,这些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发生过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痴情男女的传说以及无数寻常家庭的悲欢离合。所以,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而是一种历史沉淀,是一种日常生活,是一种文化韵味。
时至今日,仍是如此。
试想,如果北京城全部成为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那还有老北京的韵味么?这又和每个新建的城市有什么区别呢?而在每个胡同里,有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儿童;有坐在马扎上唠嗑的老人;有骑自行车出行的住户。胡同的四季生活亦是有趣。春天,院中的人们往往种上蔬菜;夏天,人们坐在树荫下吃西瓜、听蝉鸣;秋天,树上红彤彤的柿子熟透了;冬天,趁着天晴晒晒太阳。这一切都组合成了一首欢快的交响乐,一副优美的水墨画,这才是老北京的生活韵味和生命律动。
为此,习总书记也做过专门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一个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的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习总书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当代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速,新建筑也是越来越多。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如何更好的保护我们北京的胡同,更好的让它融入到现在生活中来,而非简单的把它放在笼子中。
“吹面不寒杨柳风”,在这宜人的季节,每逢朝日或夕阳走进胡同,看着斑驳的墙皮,沉重的大门,墙角的青苔,再烦躁的心也会刹那间平和下来。这就是胡同的魅力,也是文化底蕴在抚摸、滋润我们的心灵。
“溶溶春水杂蒹葭,袅袅晴风度落花。小巷几时佳客至,新诗独向野人夸。”无论你何时到来,你总会发现有条胡同依稀在你梦中浮现过,总会给你带来慰藉。
(责任编辑: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