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网欢迎您!

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炼铁文化 >

回乡踏青

时间:2019-03-22 08:31来源:陕钢集团龙钢公司 作者:黄雅平 点击:
春天,是一年中我最盼望的季节,春节一过,我就满心期待的脱掉羽绒服、穿上运动装出门踏青。 今年,从微信上看,家乡的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都搞的有声有色,3月刚完,气温才上
  • 春天,是一年中我最盼望的季节,春节一过,我就满心期待的脱掉羽绒服、穿上运动装出门踏青。

    今年,从微信上看,家乡的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都搞的有声有色,3月刚完,气温才上十摄氏度,我们全家就驱车回乡踏青。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的一个自然村,那里曾经有着“煤都”之称的小镇,近年来借助市政府破解发展困局的决心,和改善区域环境的魄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美丽乡村” 建设活动,我的家乡从一个污染严重的“煤镇”变成了韩城的后花园。

    百闻不如一见,驱车半小时的路程,就好比一部家乡的变化纪录片,跟随着镜头,一起来看看我的家乡。

    一、交通便利:铁路、柏油路通到家门口

    我们驱车行驶在通往家乡的主干道上,发现过去的土路不见了,眼前崭新齐整的柏油路通到各家门口,这个季节道路两侧景观绿化散发着整洁清亮的质感,翠绿的草地散发着生机与活力,清新的空气、大面积的绿植,增添了家乡的亮点。从家门口到市区,以前需要一个小时,且崎岖不平,如今从家门口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市区,家乡片区将纳入韩城市区半小时生活圈,加速了家乡的发展。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的蒙华铁路,将开辟“北煤南运”铁路新通道,为家乡发展带来历史新机遇,打造物流重镇具有重大意义。

    二、最美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换新颜

    跟着前来旅游的外地游客,路过家家户户白色瓷砖镶贴的门楼、朱红的钢大门、纯白的院墙,眼前满是体现“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宣传标语,村口设立了卫生公示栏,配有卫生的保洁员,村里水泥路两边新增了太阳能路灯,路过农家门口,把头伸进院子,整洁的四合院内,一块绿油油的韭菜、香菜、菠菜之类的时蔬菜园,一块各色花卉装点的农家花园,正屋外墙挂满金黄的玉米、橘红的柿饼和暗红的干辣椒;鸡舍里鸡翅膀扇出呼呼声,金黄的母鸡时而咕咕两声、时而把头伸进食槽捣几粒玉米;屋里音响设备里发出秦腔的唱腔,主人估计听的入迷,时而跟着喊一嗓子,全然没有觉察有人把头伸进院子,又悄悄的收回,左右紧挨着的几家农户,挨个的探头进去,用最快的速度扫视一下院子,眼前勾勒出的,全是一样的规划、一样的布局,犹如一幅暖色、绝美的现代农家画面,让人心头蹦出一种田园美、家乡美的赞叹。

    三、幸福院建设:走出农村养老新路子

    看见一波下乡义务扶贫的志愿者,紧跟其后进了村里新建的幸福院,十几名孤寡坐在干净整洁的的院子里,四周房子窗明几净、每个房子里各放两张单人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房子里干净、整洁、门窗半开,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玩牌,气氛欢乐、祥和,我们跟着志愿者进入院子后,老人们随手停下手里的牌或者停下正在拉的家常,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理发、剪指甲、检查身体、做丰盛午餐,看着老人被照顾的如此周到,我深感农村近几年的进步和发展速度之快,这种进步体现在精神文明层面,就像村领导介绍的:幸福院建成后,村委会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定位“仁、孝”主题村,积极推行“日行一善” “一日志愿”等活动,发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借助“三下乡”活动的平台,开展医疗保健、文艺汇演、文体活动、改善生活等专业服务。使幸福院的老人随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我隐约感到,幸福院不仅是农村孤寡老人养老的场所,更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沃土,不久将会走出一条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故土的新路径。

    四、 农村散发文化味: 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

    来到王峰古寨下,看到不远处宣传栏里这样介绍:为丰富乡村娱乐活动,助推王峰古寨节日期间生态旅游的发展,每年不同节气,韩城市旅游局组织举办,以弘扬传承文化、展示时代风采为主题的王峰古寨文化艺术节。

    紧挨着的几个宣传栏里贴满各个节日的照片,那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顿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化节现场的各级领导、外地游客及方圆百里的村民蜂拥而至的场景,传统游戏滚铁环、传承非遗手艺烙熬馍、剪纸文化、文艺汇演唱大戏等群众喜闻乐见、游客大开眼界、展现农村民俗民风类的节目,让人产生强烈的融入感,一种莫名的喜悦、一丝浓浓的节味,那金黄的熬馍唤起了童年的馋虫,香不能抑;那滚动的铁环唤起了浓浓的乡土情,挥之不去;那大红剪纸和穿着戏服的演员唤起童年的欢呼声,回荡耳旁。我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种纯粹的娱乐,简单的幸福,使自己不由的嘴里哼起了曲子,手上打起的节拍、仿佛跟着照片里热闹的人群,欢度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艺术节,并享受了家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胜利硕果。

    五、产业融合:新型职业农民兴起

    来到河水潺潺,碧绿无间的凿开河、老虎河、苇龙河三水汇集形成垂直30米的一线天瀑布和最大、最深、水面最宽的龙潭。穿过村子的王峰桥,玉皇庙、古戏楼,用于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经济发展产业园和特色农业园,各个景点分别挂着 “2018年陕西省十佳最美田园”、“2018年陕西省十佳最美村”、“2018年陕西省十佳最美农庄”和“2018年陕西省十佳最美农旅线路”的宣传旗帜,走出景点,镇上各色的绿色餐饮农家乐、各种水果采摘园、乡村民宿等,让人迈不开脚步。随便走进一个农家乐,一盘农家土鸡蛋配自己种植的韭菜做成的菜盒,一盘野小蒜凉拌农家有机玉米面搅团,一盘野菜饭团切块、浇汁,待我们洗完手后就迅速的摆上桌,就着其它特色菜烹饪的香味,美美的大吃一顿。饭后,体验了农家乐附属项目,采摘特色有机蔬菜,参观水果采摘园、逛特色民宿,在大自然强大的氧吧里,尽情感受景色之美、环境之美,田园之美,突然发现,家乡已经发展成集经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景点式新农村,而那些自主经营的老板大多属于在外面打拼的农民学到技术后返乡创业,利用农村发展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的平台,自主经营。农民的身份正在悄悄转型,新型农业发展的思维逐渐形成,经商不离本土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兴起。

    六、经济作物花椒:取得新突破

    虽然景点没有转遍,但是我们已经非常满足于看到的景色、尝到的美食,享受了田园生活的无比乐趣。转到土特产超市门前,买点土特产准备回家。说起家乡的土特产当属花椒,韩城花椒种植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真正“穗大粒多、色泽鲜艳、皮厚肉丰、香味浓郁、麻味适中”的产品尽数在我的家乡,只是没有料到,如今的花椒的产业链已经延伸到及食品、日化、药品、饲料、养生等多个系列近30种产品,陈列在土特产超市的花椒锅巴、花椒酸奶、花椒芽菜、花椒香皂等深受游客喜欢,跟超市导购闲聊得知,韩城2018年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挂牌运营,又获得“中国花椒之都”荣誉称号。韩城农民家庭收入70%来自于花椒种植,农民经营花椒的劲头日益高涨,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家,地里、田坝都务上了新苗,花椒产量效益屡创新高,2018年花椒价格遇见了60元每斤的好价钱,花椒种植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了,家家户户盖了新房,买了轿车,装了宽带,人均收入从1万元涨到1.3万元。随着“韩城花椒卖全国、全国花椒韩城卖”目标的推进,椒农的幸福日子、富裕生活也会越来越持久,农民的花椒种植取得新突破。看着超市导购滔滔不绝的介绍,那喜上眉梢的喜悦,那扬在脸上的自信,让我从心底为家乡的发展再一次点赞。

    一天的时间很短,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十六个小时的景点之旅,从自然景观、村容村貌、到衣食住行、精神文明,清新的新农村正在不断变化,以农业+” “城镇化+”“旅游+”“党建”改革产业新模式,我的家乡为全国农民富裕进行了有益有效的尝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已成为家乡农业的靓丽品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家乡农业农村新格局已初具雏形。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