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欢迎您!

中国炼铁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炼铁快讯 >

这座2200立高炉!投产60年已成为文物,还在生产!!

时间:2020-10-15 14:20来源:泰科钢铁 作者:zgltw 点击:
作为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包钢走过了66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几代国家领导人都亲临包钢指导工作,包钢也成为周恩来总理唯
  • 作为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包钢走过了66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几代国家领导人都亲临包钢指导工作,包钢也成为周恩来总理唯一为其剪彩的钢铁企业。

    2019年公司决定将每年10 月15 日设立为“包钢厂庆日”。

    设立“包钢厂庆日”意义重大,将激励全体包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发扬“包钢精神”,永葆工人阶级本色,不断增强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心协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包钢。以此为开端,在每年的“包钢厂庆日”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都将举办系列庆祝、纪念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包钢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并以多种形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包钢,对外展示包钢的发展成就和新时代新气象,不断提升包钢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珍贵照片


    ▲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

    ▲周恩来总理参加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典礼大会





    ▲周恩来总理在包钢影像截图

    ▲人民日报刊登社论《包钢为全国 全国为包钢》

    ▲各大媒体报道包钢建设热潮

    ▲1959年9月包钢一号高炉建成后顺利出铁


    珍贵影像


    一张珍贵照片、每一个鲜活画面、每一幅生动作品,都是值得铭刻的历史记忆。重新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画卷......


     1958年4月8日,1号高炉工程破土动工。



    1958年,1号高炉炉体吊装。



    1959年,正在建设的1号高炉。

    1959年9月26日,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用时16个月,提前一年建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容积为1513立方米的包钢1号高炉,并流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



    1959年9月26日,1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



    1号高炉出铁纪念。



    1959年,向毛主席献礼的1号高炉模型。



    1959年10月,1号高炉出铁庆祝大会。



    1959年10月15日,周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



    1959年10月,周恩来总理在包钢视察工作。



    1959年,马季、郭全宝在1号高炉工地搭台表演相声。

    1959年,为庆祝1号高炉出铁,中央广播说唱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文艺团体先后到包钢进行慰问演出。

    1号高炉自1981年4月8日停产,1982年4月9日开始改造性大修,于1985年3月26日投产。改造后的1号高炉采用了49项新技术,其中,有5项为国内首创。



    1984年10月15日,包钢举行纪念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二十五周年暨庆祝包钢建厂30周年大会。



    1995年3月7日,2号高炉中修竣工投产暨1号高炉热风炉易大修奠基。



    2002年12月23日,包头第一热电厂3号炉供热母管突然爆裂,致使公司生产在短时间全部瘫痪。 险情发生后, 公司迅速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抢险救灾工作,包钢人用智慧、热血和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抢险救灾的英雄壮歌。



    2003年,1号高炉出铁。



    2004年,生产中的包钢1、2号高炉。



    2004年4月,1号高炉出铁。



    2005年4月,1号高炉出铁。



    2005年,生产中的包钢1、2、3号高炉。



    2006年,1号高炉出铁场。



    2006年7月,高炉抢修。



    2007年,1号高炉大修更换炉皮。



    2007年2月,1号高炉更换具有国家专利的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器。



    2008年2月1日,炉前工人正在捅铁口。



    2009年元旦,奋战在岗位的职工。



    2010年7月,炉前职工合影。



    2012年2月,奋战在1号高炉大修现场的工人。



    2012年3月,1号高炉大修。



    2012年,1号高炉出铁现场。



    2013年12月,在1号高炉拉运铁水的机车。



    2015年,1号高炉上料系统。



    2015年1月14日,1号高炉更换炉皮现场。



    2016年7月,1号高炉。



    2017年,由内蒙古铁花文化公司和炼铁厂共同承建的1号高炉文化广场正式建成与广大职工见面。 该文化广场建筑材料充分利用高炉废旧拆除部件,广场整体工业气息浓厚,成为包钢厂区文化建设一道靓丽风景线。



    2018年3月,1号高炉中修。



    2018年7月16日,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包钢第一代建设者后代齐聚包钢,展开“包钢子女寻根之旅”。包钢子女寻根团参观了厂区,亲身感受包钢60多年来发生的巨变。图为包钢子女在包钢1号高炉前留影。



     2019年7月,高炉老上料系统开始拆除。



     2019年9月,高炉全貌。



     2019年9月,1号高炉鸟瞰。

    据了解,包钢1号高炉投产60年来,累计产铁4500余万吨 ,为祖国的钢铁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作为包头市文物的1号高炉仍在正常生产,占地面积254.3平方米,容积2200立方米,属国内大中型高炉。



     2019年10月1日,装饰一新的1号高炉主题塑像。

    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到2019年已经过去整整一甲子,包钢(集团)公司决定于今年10月14日至18日举行纪念周活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包钢建设给予的巨大支持与关怀,激励当代包钢人永葆工人阶级本色,再创时代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zglt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