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铁网移动版

主页 > 炼铁文化 >

《炼铁交流》创刊十周年寄语

《炼铁交流》创刊十周年寄语

张寿荣

《炼铁交流》杂志2008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十年不平凡的办刊之路,抚今忆昔,感触甚多。1996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此后的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钢铁产量保持着急速增长的势头。2013年,我国钢产量7.79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8.5%;铁产量7.089亿吨,占世界铁产量的61.1%。中国钢铁工业已经生产过剩,整个钢铁行业进入了压缩产能、结构调整的时期。

在中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2008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2008年前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当年我国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急剧下降,多家钢铁企业出现亏损。正是在钢铁行业经营十分困难的背景下,以结合生产实践、竭诚为中国炼铁技术发展服务为宗旨的《炼铁交流》杂志创刊了。创刊十年来,她以推动中国炼铁行业的技术交流为己任,在大中小钢铁企业、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之间,创建了一个活跃的技术交流平台,传播、交流先进的炼铁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我国炼铁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8年以来的十年,我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寒冬期”的考验,《炼铁交流》正是在这个“寒冬期”内成长和壮大起来。在全国炼铁同行的大力扶植下,在编委会、编辑部的不懈努力下,她从十年前名不见经传发行量不足千册,发展到今天拥有近四千册发行量,订户覆盖全国除台湾、西藏、海南外所有省市自治区的600多家钢铁企业、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对于《炼铁交流》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处于继续压缩产能,深化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国正在经历从钢铁大国到钢铁强国的转变。自然资源、能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约束,已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性环节。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在炼铁技术方面应特别重视两个问题:一是淘汰污染严重、能耗水平高的小高炉、小烧结机、竖炉球团、小焦炉等落后设备;二是采用和普及节能环保新技术,提高我国高炉炼铁的燃料比水平和环保水平。以上两点是我国炼铁工业保持良性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我深信,在未来的岁月里,《炼铁交流》将越办越好,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zgltw)